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回顾*
涂翠平 1,2夏翠翠 1,3方晓义 1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2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天津 301811)(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北京 100875)
摘要:近几十年来,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外家庭研究和治疗领域的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心理分离的研究。心理分离即个体与家庭在心理上的分离并形成个体化的程度。文章从心理分离的界定、心理分离的理论背景(Mahler发展阶段理论、Bowen家庭系统理论)、心理分离的测量方法、心理分离研究现状这几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做了简要评述,最后阐述了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对我国家庭研究与治疗的启示,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心理分离,发展阶段理论,家庭治疗理论,测量工具。
分类号 B844;R395
近30年来,心理分离一直是家庭研究与治疗领域探讨的热点问题。国内关于心理分离的专门研究不多,但国外研究者近30年以来围绕心理分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且有向跨文化研究发展的趋势。家庭治疗的一代宗师Bowen认为心理分离是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心理分离的水平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心理学家Blos认为分化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一个成人人格和社会关系的健康与否[1]。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心理分离与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心理分离影响到一系列的心理适应,包括自尊、家庭关系质量、同伴关系、抑郁、焦虑等[2,3]。心理分离对个体的重大影响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得到了证实。研究个体的心理分离,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水平,促进他们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为此,本文拟从心理分离的界定、心理分离的理论、心理分离的研究方法、心理分离的研究现状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以便为我国今后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1 心理分离的界定
对以往的文献阅读发现,研究者们对心理分离的界定并不是那么的清晰一致。心理分离是客体关系和个体心理学以及家庭治疗里比较重要的内容。
前者更多的使用分离—个体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概念,例如客体关系理论流派代表人Mahler;后者更多的使用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概念,例如系统家庭治疗的代表人Bowen;也有学者用心理分离(psychologicalseparation)概念,例如 Hoffman。由于学者们关心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因此对心理分离的定义也不相同,学者们对心理分离主要有以下一些表述:
Erickson(1968)认为,这种身体和心理上的分离是一种必要的发展任务,能帮助青少年在家庭外建立亲密的关系。但是Erickson并没有对这种心理分离做过多的阐述[4]。
Mahler(1975)认为,分离—个体化的过程是依恋和分离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儿童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开始减少对母亲的情感依赖[5]。分离—个体化是Mahler的客体关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在后面会详细的介绍她的理论。
个体心理学家Blos(1979)强调青少年必须摆脱对家庭的依赖,脱离内在父母的影响,并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在成人世界中发展[6]。
Anderson和Fleming(1983)认为,个体化是一个内在的、主观的过程,是个体在心理上与父母分离,并建立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形象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青少年确立了自己的独立性,不再那么依赖父母了[7]。
近几十年兴起的结构性家庭治疗理论也渗透了心理分离的思想。代表人物Minuchin认为成员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