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en作为家庭治疗的大师,认为夫妻沟通是其分化的结果,如果分化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沟通的质量也不可能得到长期的提高和维持。研究中也发现分化问题是部分家庭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而对于男女在分化上性别差异的揭示可以为实践中的沟通干预、夫妻干预提供新的视角。
4.2心理分离的影响因素
以往研究中,心理分离的影响因素较多集中在代际传递的影响和依恋这两个方面,随着跨文化研究的兴起,也有研究探讨文化差异对心理分离的影响。
4.2.1父母心理分离对子女心理分离的影响
Bowen家庭系统理论有这样的假设,心理分离具有跨代传递性,即父母的心理分离水平可以预测孩子的心理分离水平。一个人成长伴随的家庭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心理分离的发展水平。一些研究支持了这个假设,而另一些研究对这个假设提出了挑战。Tuason和Friedlander用菲律宾样本进行了检验[20],结果发现:父母的心理分离水平可以预测孩子的心理分离水平,父母的心理困扰也可以预测孩子的心理困扰。而Davis和 Bonnie研究了成年的女儿和她们母亲的心理分离水平,却得出女儿的心理分离分数显著低于母亲[21]。但由于专门的聚焦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不多,所以是否父母的心理分离水平影响孩子的心理分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证实。
4.2.2 依恋对心理分离的影响
心理分析学家和许多的发展心理学家强调了分离–个体化的重要性,而依恋心理学家强调了持续的亲子依恋是培养成年后需要的社会能力的一种方法。Frederick(1993)的研究中有这样的论述[33]:亲子依恋的质量能够提高或者阻碍分化的过程,而亲子依恋自身使青少年具有清晰、稳定和分离的自我。
多数观点认为,安全依恋能够提高心理分离进程,不安全依恋阻碍心理分离进程。Wendy(1998)的研究得出:亲子依恋安全型的青少年在于父母分化的进程上更顺利,因为在安全的依恋关系中,父母鼓励他们独立的同时又提供一定的情感支持 [8]。Hoffman(1984)认为青少年必须在心理上与父母分离的同时又保持积极的家庭联系,才能有健康的适应能力[15]。Daniel和Jason(2002)的研究发现心理分离与安全型依恋正相关,与恐惧和焦虑等不安全型依恋负相关[34]。Jonathan 等人(2004)的研究得出:安全亲子依恋,健康的分离—个体化与更好的大学生活适应有关,健康的分离–个体化在依恋和心理适应的关系中起了中介作用[35]。
4.2.3 文化差异对心理分离的影响
长久以来,心理学一直被北美的概念和模式主导,并假设这种美国式心理学测量和概念可以用于世界的其他文化中。与此相反,跨文化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有些心理学的概念是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有些却具有文化的独特性。在西方价值观体系下,人们推崇自主,期待独立。这种社会期望同其他以凝聚和互相依赖为特征的东方文化所倡导的截然不同。
Skowron和Friedlander(1998)比较了拉丁、本土美国和亚洲文化下的心理分离,得出较低的心理分离水平可能不会像Bowen所预测的那样,与增加的焦虑症状或者婚姻不满相关,因为这些文化强调了合作和家庭联盟高于独立和自我确定[36]。Cohler和Geyer(1982)认为[37],在传统的日本社会,很少强调独立,人们期望已经成人的自己能够依赖他人,并允许他人依赖自己。东方文化中家庭生活的观念是强调责任感和忠诚,也强调家庭单元大于个体的重要性。“个体被看成为家族的后代,这个概念被一些仪式和风俗强化,如祖先崇拜、家庭聚会、祖坟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