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yer和 Russell(1998)的研究发现心理分离的一个维度——冲突独立与饮食障碍的关系密切,亲子之间的互相依赖是女大学生饮食障碍和分离——个体化困难的附加变量[43]。Barth(2003)发现,当代的一些研究,如 Christenson等人(1994)的研究表明:好的和坏的情绪同样是受饥饿、暴食、过食、催吐和强迫行为支配的,而对大学生来说,这些情绪都直接与分离过程相联系[44]。Susan等人(2002)的研究发现:冲突方面的心理分离和非负面感受预测了女孩的关系困难[45]。冲突方面的心理分离比互动性对青少年的心理病理有更强、更持久的作用,即使在控制了负面感受之后,冲突独立对心理病理的作用也很显著。
心理分离对个体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得出了较为丰富、相对一致性的结论,启示我们在实践工作中,通过干预个体的心理分离来改变其心理行为问题也是一种尝试。
5 小结与展望
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基本上是晚期青少年或早期成年人和其父母。
(2)在研究内容上,目前心理分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分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对心理分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涉猎较少,例如,心理分离的跨代传递性的研究、心理分离的影响机制的研究等。
(3)其中大部分是在美国文化下进行的研究,我们检索的文献中没有发现在中国内地的心理分离研究。本研究中心理分离的研究工具虽然在西方文化中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也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是可能在中国文化中有不同的结论。
(4)关于心理分离发展规律和过程的研究较少,横向研究多,纵向研究少,缺少对因果关系的考察。
(5)在研究结论上,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例如,以往夫妻心理分离的研究的两性差异方面,是男性的心理分离水平高还是女性的心理分离水平高;是男性的心理分离水平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大,还是女性的心理分离水平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大,尚没有得出一致结论。可能的原因有:①研究工具不一致,造成结果不易比较;②样本量偏小;③方便取样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以下问题:
(1)研究考察的因素和领域增多,更趋向生态化。关注分离和联结的结合,传统精神分析理论及其Bowen的理论很大程度上都突出分离的价值,而后现代的观点既认可分离的重要性也认可联结的重要性;关注心理分离的影响机制,Bowen用家庭投射过程来解释这种机制,他认为[10],父母的心理分离是通过家庭投射过程对子女的心理分离进行影响的,低心理分离的父母,其子女不一定就低心理分离,他们也可能有高心理分离的子女,这依赖于子女处于不良亲子关系中的时间长短。心理分离的影响因素研究目前还很缺乏,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很有必要。
(2)研究的跨文化趋势增加,开始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分离的特点,在我国,几乎没有关于心理分离的研究,但是西方文化有个人主义的特色,更多地鼓励独立和自主,个人的责任;而中国文化更注重和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个人对家庭、群体、社会的贡献。在中国的这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与父母的过度黏着并不被认为是有问题,母子或者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被看作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这和西方国家是截然不同的。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是否心理分离水平低的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也低呢?从“欧美中心主义”到跨文化一致性的探讨是当今的一个发展趋势。
(3)重视质的研究。现在的研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