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至今只有二三十年的研究历史,是较新的一个研究领域。近30年来,特别是在家庭系统理论和家庭治疗理念的影响下,心理分离一直是家庭研究与治疗领域广大研究者关注的课题。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甚少,通过对国外以往研究的分析,我们将心理分离研究归纳为3个方面:(1)心理分离的特点;(2)心理分离的影响因素;(3)心理分离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4.1心理分离的基本特点
4.1.1性别与心理分离
女性主义学家提出过质疑:心理分离的过程对于男性和女性是否一致?她们认为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望。男性被期待有更多经济和心理上的独立,而女性被认为与父母有更多的情感依赖。Chodorow(1989)[20]和Gilligan(1983)[21]认为心理分离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代表着不同的发展过程;性别认同的发展和心理分离是共同发展的,男性和女性获得了对自主和内在关系的不同态度;男性必须从他们的母亲的影响下解脱出来,认同父亲的形象,形成男性性别认同,结果导致他们对分离和自主的重视。而女性必须学会对内在关系的重视,为形成她们的女性性别认同,对母亲的依恋的需要占有优势。但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并没有一致的结论。
大部分研究结论与女性心理学的观点相一致,女性在关系上表现出更多的能力: Enrico和Barb(2001)的研究发现[22],男性更趋向于逃避依赖的联系,而女性在形成亲密的同伴关系时表现出更多的能力。
Allend等人(1995)对182名大学新生的性别差异研究得出[23],女性与男性相比,建立了更多种类的支持,对支持的质量更满意,她们的家庭更为和谐。
Bakken和Roming(1992)考察了207名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的包容、情感和控制需要,发现女孩在对他人的情感需要显著高于男孩的情感需要,亲密在她们生活中也更重要。女孩认为自己是亲密关系的主动发起者,而男孩更趋向于逃避亲密关系[24]。
Gavazzi和Sabatelli(1990)的研究表明[25],男性更可能与父母有较高的经济独立和心理独立。相比而言,在Frank等人(1988)的研究[26]中,年轻的成年女性与父母有更多的情感联系。Lopez(1986)等人的研究发现[27],男性与父母比女性与父母要独立,只有女性的心理分离和抑郁、大学适应负相关。
4.1.2学历、收入与心理分离
Skowron和 Schmitt(2003)对 225名美国成人进行的研究发现不同收入成人的自我分化没有显著差异,而学历越高的人更可能有高自我分化[28]。
4.1.3家庭结构与心理分离
Allen等人( 1990)以 160个来自离婚家庭和完整家庭的大学生为被试[29],结果发现来自离婚家庭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学业、社会、人际、环境四个方面)与来自对照组的完整家庭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但比他们与父母有更高的分离。就心理分离的不同方面,McCurdy和Scherman(1996)考察了大学生的家庭结构对他们的分离—个体化的影响[30],更详细的揭示:完整家庭的大学生比离婚或再婚家庭的大学生,与父亲有更多的冲突独立,有更多积极的情感联系。也有研究者从动态角度考察家庭结构的变动对个体心理分离的影响,如Patrick和 Jill(2001)研究发现[31],再婚或离婚过程增加了个体的心理分离水平。Kvanli和 Jennings(1986)通过对10对再婚夫妇的深度访谈也证明了同样的结论 [32]:成人在离婚或再婚阶段分别经历与原生家庭更多的心理分离。
4.1.4小结
学历、收入和家庭结构等是个体成长的背景因素,他们与心理分离的关系方面的结论也相对一致。心理分离的性别差异研究对家庭治疗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