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owron和 Friedlander(1998)比较了拉丁、本土美国和亚洲文化下的心理分离,得出较低的心理分离水平可能不会像Bowen所预测的那样,与增加的焦虑症状或者婚姻不满相关,因为这些文化强调了合作和家庭联盟高于独立和自我确定 [36]。Cohler和Geyer(1982)认为[37],在传统的日本社会,很少强调独立,人们期望已经成人的自己能够依赖他人,并允许他人依赖自己。东方文化中家庭生活的观念是强调责任感和忠诚,也强调家庭单元大于个体的重要性。“个体被看成为家族的后代,这个概念被一些仪式和风俗强化,如祖先崇拜、家庭聚会、祖坟和家谱记录”[38]。Enrico和Barb(2001)的研究得出:亚洲人和非裔美国人比白种人有更多的“卷入恐惧”和“养育需要”;亚洲人比白种人更易于逃避依赖的联系;非裔美国人比白种人预期到更多的拒绝,更不善于与老师有亲密的关系[39]。
4.2.4 小结
综上所述,心理分离受到代际传递和个体依恋水平的影响,这启示我们个体的心理分离水平的形成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以往研究只是较多地探讨了上述两个因素的影响,还有许多因素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从而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来干预个体的心理分离水平。
文化差异的研究启示我们,不同文化和种族下的心理分离可能有不同的特点。西方文化有个人主义的特色,更多地鼓励独立和自主,强调分离;而东方文化更注重和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强调联结。而且在跨文化的研究上,也存在很多不一致的研究结论,在多元文化影响的今天对分化的跨文化的一致性的探讨是否更具有时代特色,这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和丰富。
4.3心理分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分离与个体适应的研究是最为活跃的一个方面,它影响到个体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家庭发挥功能的基础。这个方面的研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
4.3.1心理分离影响心理适应
Hoffman(1984)发现个体在“冲突独立”维度上较高的得分[15],即高的分化与在恋爱关系中更好的个人适应有关;青少年在后期和父母之间在“态度独立”维度上较低的分数,即更多的态度相似性预测了男性在恋爱关系中更好的个人适应。女性在情感方面与父亲较高的分化预测了其恋爱关系中更好的适应。Grayson和Catherine的研究也得出分化的 3个维度[10],分离焦虑、卷入焦虑和依赖拒绝和心理适应有高的负相关。
4.3.2心理分离影响个体对压力的反应
心理分离不良的个体更可能有社会焦虑和生理症状。这在不同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Friedman(1991)认为家庭或个体的心理分离水平决定了家庭或个体如何对压力事件做出反应[40]。Skowron等人(2004)的研究发现:心理分离部分充当了大学生的学业、经济压力与心理适应的中介变量,对心理适应起到了直接的作用[41]。Suzanne和 Paula(2003)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结论:心理分离水平充当了压力和心理困扰的中介变量[42]。个体心理分离的水平能预测家庭对压力的反应。
4.3.3心理分离对心理病理的影响
Meyer和Russell(1998)的研究发现心理分离的一个维度——冲突独立与饮食障碍的关系密切,亲子之间的互相依赖是女大学生饮食障碍和分离——个体化困难的附加变量[43]。Barth(2003)发现,当代的一些研究,如Christenson等人(1994)的研究表明:好的和坏的情绪同样是受饥饿、暴食、过食、催吐和强迫行为支配的,而对大学生来说,这些情绪都直接与分离过程相联系[44]。Susan等人(2002)的研究发现:冲突方面的心理分离和非负面感受预测了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