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术 > 学习资源 > 家庭心理学的系统观点与研究心理学空间

家庭心理学的系统观点与研究心理学空间

来源:互联网   
人气:

家庭心理学的系统观点与研究应用心理研究,第2期,1999夏,21-40页利翠珊辅仁大学生活应用科学系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说明家庭心理学所采用的「整合历程系统观点」内涵为何,并讨论其对研究历程的影响。作者首先比较了一般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及整合历程系统观点三者之间的差异,指出整合历程系统观点所关注的焦点超越了「家庭系统」本身,它把家庭知识视为整体,重视家庭互动的过程而非结果,并且致力于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可视为

别。

对量化研究而言,目前的研究大致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研究者倾向从统计的角度而非实质的角度来解释结果;第二个问题是从统计角度而言,大样本的设计将使所有虚无假设均可被拒绝,因而高估了变项之间的显着关系;第三个问题则是,研究者过分强调仅有边缘显著的关系,造成错误印象(Deal&Anderson,1995)。换句话说,如果量化研究的结果不能被恰当地呈现,真实的现象很有可能遭到扭曲,而遭致「具有实证数据,没有逻辑论述」的所谓「素朴实证主义」的批评(李美枝,1997)。

对质化研究而言,研究资料的诠释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研究者的主观性在质化研究的历程中虽然是被容许的,却不表示研究者的主观诠释可以脱离逻辑的思维。而家庭心理学的系统思维观点所强调的就是一种既具备逻辑,又有洞察力的诠释。

在一项从父母的角度探讨亲子间离合关系的研究中,余德慧与顾瑜君(1997)将父母对孩子的管教行为放入社会文化的脉络中思考,取得了相当不同的视野。他们指出,如果单纯地看到父母对孩子的责打行为时,我们很容易从亲对子的权力观点提出解释;然而系统或脉络的观点让我们看到父母在行使亲权时的双重矛盾,父母一方面有「打在儿身,痛在娘心」的心情,一方面又担忧不对孩子进行惩处有违亲职,可以说是「社会在行使责打,而生养经验则在隐约中哭泣」。

此外,当研究者收集到一个家庭中不同成员的资料时,透过不同资料的相互对照与比较,亦可形成一种具有系统精神的「多重观点解释」。例如在一项探讨家庭对老人照护的研究中,Pyke&Bengtson(1996)曾对67名家庭的三代成员进行长期的质性研究,透过不同世代成员的叙述,他们探讨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思想下的家庭照顾系统应如何建立的问题,对深入了解家人之间的不同观点具有意义。而Szinovacz& Egley(1995)的研究亦指出,研究者在探讨婚姻暴力等敏感性议题时,若能分别收集双人资料,则可透过比较双方对婚姻关系的认知差异而进行关系的分析。

也有学者主张家庭生活的真相存在于家庭成员的共同想法中,若能取得家人共同的资料,透过他们对家庭关系的共同解释,可以获致一种聚合观点(convergentperspective),恰当地诠释家人关系(Deal,1995)。 Veroff, Sutherland,Chadiha &Ortega(1993)以夫妻共同叙说的故事为分析单位,即是此种观点的一个例子,也相当符合系统观点的精神。

结语

系统观点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吗?系统观点与科学实证研究的精神能相容吗?上述的讨论只是一个开端,如果我们承认家庭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有其历史的脉络与运作的法则,澄清家庭心理学的系统观点与研究是不可逃避的工作。即使现有的各种研究方法不能全盘掌握系统的复杂概念,这样的努力与尝试也不应停止。

本文中澄清了一般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与家庭心理学等系统观点的异同,并且以Pinsof(1992)所提出的整合、历程、系统三个概念为核心,讨论家庭​​心理学系统观点在研究上的应用。本文所呈现的系统观点实际上来说是一种科学的范型,它超越了家族治疗领域只将焦点放在「家庭系统」的局限,具有中国传统哲学及西方完形理论所提倡的整体观,并且突显了家庭变动历程中各个元素互为主体的特性。家庭心理学的系统观点所描绘的图像虽然仍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但是它应能引导我们形成有意义的问题,并且帮助我们迈向那些问题的解答。

注释

(1)家庭心理学研究小组

关键字标签:心理学观点家庭研究系统空间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文章推荐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人性验证过程模型(萨提

人性验证过程模型TheHumanValidationProcessModel(萨提尔)人性验证过程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