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术 > 学习资源 > 家庭心理学的系统观点与研究心理学空间

家庭心理学的系统观点与研究心理学空间

来源:互联网   
人气:

家庭心理学的系统观点与研究应用心理研究,第2期,1999夏,21-40页利翠珊辅仁大学生活应用科学系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说明家庭心理学所采用的「整合历程系统观点」内涵为何,并讨论其对研究历程的影响。作者首先比较了一般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及整合历程系统观点三者之间的差异,指出整合历程系统观点所关注的焦点超越了「家庭系统」本身,它把家庭知识视为整体,重视家庭互动的过程而非结果,并且致力于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可视为

然而,从系统思维观点所立基的建构实在论的角度来看,片面采用某一类的研究方法并不能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全貌,也无法达到系统思维观点「整合」的目标。实证典范下的量化研究方法透过切割与化约的方式,也许并无法呈现整体的观点,但应能提供我们产生洞视(insight)或整体观(wholisticview)的必要养分。近年来有不少学者透过复杂的统计分析,试图处理家庭中不同成员乃至不同副系统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些研究提到以LISRELmodel来处理对偶资料时,可兼顾到家庭内与家庭间的变量(Thomson & Williams, 1982;Teachman,Carrer &Day,1995)。新近亦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以Q Factor Analysis的方法弥补LISREL方法的不足,藉由对受试者个人观点更精确的分析,找出家庭成员知觉的共同事实(Deal,1995)。另一项有关青少年家庭关系的研究,则是以SRM模式(SocialRelation Model),分别测量个人效应,他人效应及关系效应,并据此检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Manke & Plomin,1997);Kashy& Kenny(1990)更进一步以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试图捕捉SRM模型中所提出的相互依赖性。此外,以群集分析(ClusterAnalysis)检视家庭关系型态的研究(O'Connor,Hetherington &Clingempeel,1997),及对各种夫妻资料组合的再分析(Larson &Olson,1990),都是一些企图发现较具解释力的统计方法,以捕捉家庭系统复杂性的努力。

量化方法与质化方法虽来自不同的研究典范,但是从家庭心理学的系统思维观点来看,两者之间并非是不相容的,非但如此,它们甚且应该是互截所长、互补所短的。诚如李美枝与萧人辅(1997)在一篇亲子关系的研究中所示范的,质化资料可以阐释量化资料的意义,可以为静态的量化资料补充动态的关系历程,也可以提供量化资料没有,但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资料。而相对于质化资料对量化研究的贡献,量化研究则具有证明、检核的意义。

总而言之,质化的研究方法在概念形成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对某些现象的存在提供假设性的解释。而有了基础稳定的假设或理论,量化研究的检证工作才不致流于一种「假控制」(陈孟君译,1996),且能对假设提出科学的检证。

2.资料收集单位的考虑

除了​质化与量化方法的争议之外,在家人关系的研究中,应以多少人作为收集资料的单位也是一项相当困扰研究者的问题。比起整个家庭系统的交错复杂,个人显然是较容易被观察、记录乃至测量的。因此在回顾家庭心理学的相关文献时,不难发现以个人为资料收集及分析单位的研究占绝大多数。它们多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将「家庭」视作一个可能的影响因素,而在测量上设计一些问题,请个人回答家庭系统所带来的影响。例如在回顾国内有关家庭中子女行为的研究时,会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组成、排行等家庭因素的影响(杨国枢,1986),而对家庭亲属网络的分析(蔡采秀,1988)也是另一种以个人为对象,探究家庭关系的努力。

另外一类的研究也是以个人为收集资料的单位,只是研究者会个别取得数名家人的资料,再以相加、相减、取平均数、取极端值、或转换分数等作法取得关系资料。例如最近一项讨论夫妻互动与冲突的研究,即是由夫妻分别评估其相处过程中各种互动型态出现的次数,再将夫妻分数相加取得双人的资料(Kluwer,Heesink&Vliert,1997)。然而这类的作法遭致不少批评。除了​统计上的问题(Fisher,kokes,Ransom,Phillips&Rudd,1985

关键字标签:心理学观点家庭研究系统空间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文章推荐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人性验证过程模型(萨提

人性验证过程模型TheHumanValidationProcessModel(萨提尔)人性验证过程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