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搞,叛逆的家庭怎么搞,婚外恋的家庭怎么搞,孩子出现暴力行为这种家庭怎么搞,好象大家觉得一定会有一个公式,一定有公式话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问题症状本身去看这个关系。最后附送结构式家庭治疗师闵如勤(音)提出这么几句话和大家共享,课就结束,接下来就是回答大家问题。
四句话叫做:透过症状看关系,第二句话透过关系看模式,看他们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常见的规律。第三句话透过现在的模式看过去的模式,原生家庭祖上传下来的模式。第四条就是在了解模式的基础上,就是求解、锁解。搞清清楚这些背景之后再来讲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和茫然的漫无目的的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一样的。今天晚上的课程全部结束,谢谢大家的倾听和关注。接下来就回答大家最后的问题。
问答环节·三
盛晓春老师: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一部分人不愿意来,尤其是爸爸,怎么办,有很多办法。第一是诚挚的邀请,第二当他不愿意来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妈妈和孩子,比如说在结束的时候给孩子布置一个作业,让他写一篇300字的访谈简述,我们在每次治疗结束的时候布置家庭作业,让孩子把简述念给爸爸听,我们这次做了什么事,作业中间有哪一部分是涉及到他的。第三点如果他实在不愿意来,我觉得家庭治疗师很懒散,他实在不愿意来,拉倒,我们没必要去跟所有的系统去合作,我们只和有改变意愿这样的家庭去合作。偶然即便是很好的治疗师或者是很有水平的治疗师并没有必要去拯救天下的所有的家庭,你诚挚的邀请了,他不来的情况下你用布置作业或者是简述方式影响到他。爸爸没有来,妈妈和孩子来了,我们可以摆空椅子,假设的方式,假设爸爸来了,他会说什么,把爸爸引入到这个里来。
一个小技术,我们治疗过程当中会用家庭雕塑,现场真人还有一些玩具、玩偶、家庭格盘呈现家庭中间的关系和互动格局。那个也是在父亲或者一部分的成员不能来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学生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就是格盘。德国人教学的时候用过硬币,你们家几个人,谁和谁关系比较好,用可视化具体的东西来呈现出家庭抽象的关系层面的内容。
今天晚上我以为是治疗室同行的群,大家看是从治疗室的角度,而不是把自己作为被分析的人来进行探讨。我想转一个就是一般化,不是特指,既然这位同行提到自己有一个女儿正好到了有自己独立意愿的时候,妈妈有自己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你既然孩子有不同意,这个不同意就因为妈妈有要求。妈妈要求在先,所以孩子可能会不同意。有些时候即便是孩子有独立的要求,妈妈也要考虑是不是我可以考虑同意。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我觉得途径应该是很多,首先是考虑妈妈提出来这个要求合适还是不合适。妈妈会说怎么不合适,其他孩子都是这样要求,我很焦虑,我就希望我自己的孩子好。我有一些跟别的家庭不一样,我的孩子好象总感觉自己不那么安稳,不那么踏实,对孩子的要求更高一些,希望他未来发展更好一些。貌似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可是对于孩子来讲,这个要求有可能是你没有满足他其他的需求,你就是在提跟他的要求。你们的沟通交流是不是那么温馨、和谐,给他提供很好的成长发展的环境。我自己常常觉得你给孩子提供的苦乐是平衡的,你提要求可能会好一点。反过来讲对他来讲生活当中都是妈妈对我的要求,都是要我必须去完成的任务,指令等等,生活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