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资讯 > 心理快讯 > 心理专家评判教师暴打学生事件

心理专家评判教师暴打学生事件

来源:39健康网   
人气:

老师暴打学生严重违规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得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老师暴打学生,严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而且近年来,关于老师体罚学生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从幼儿园儿童体罚事件、老师逼

  老师暴打学生严重违规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得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老师暴打学生,严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而且近年来,关于老师体罚学生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从幼儿园儿童体罚事件、老师逼迟到学生互扇耳光等,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教育进行反思。

  教师的心理关注

  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书育人,要有健全的人格,乐观的心态,然而工作、经济的压力,社会的影响等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师们的心理,间接地教师的素质也因为各种原因受到了影响。教育事业要发展,教师的心理也必须要关注。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首席心理专家沈家宏教授表示。

  对于家长而言,孩子该如何教育

  望子成龙,这是每一位家长的期盼,但这样的期盼对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压力家长又是否知晓?沈家宏教授说,家长对孩子固然是爱,但却找不到正确的关爱方式。要怎么去爱孩子呢?首先,孩子并不是家长的附属,不能把自己所有的愿望以及未完成的梦想全都加诸于孩子,爱孩子就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他们自主权,让孩子来决定自己的人生。其次,关爱孩子还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再者,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是最重要的引导者,身为父母,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分辨是非好坏,要引导孩子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做个诚实、善良、正直的人。

  在此事件中,孩子遭受老师暴打,家长的心理可想而知,作为父母,维护孩子的同时还要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在事件中,我们了解到,小鹏的确拿了该老师的手机,对于孩子这错误的举动,父母理应指出,并告知犯错所要承担的后果,让孩子学会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关注挨打孩子的心理变化

  据了解,被打学生的面部、手臂和臀部等软组织受伤,经过如此的暴打,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无疑伤害了他们幼小的心灵。沈教授分析,这样的事件有很大可能会在孩子的内心造成阴影。遭受老师的暴打,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会对老师乃至学校产生恐惧的心理,严重的会促使孩子不愿意上学,不愿在面对老师;经过这样的事件,学校还要做好其他同学的工作,不要让被打的学生遭受到其他学生异样的眼光,挨打的并不代表就是坏学生。孩子挨打,自尊心受到伤害,会导致其对自己产生怀疑,产生自卑感,对于被挨打的学生,检查治疗的同时,别忘了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的疏导,避免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

  事件反映出四个问题:一是学校对教师的教育不到位,没有把不准体罚作为一项制度来认真执行和贯彻;二是事情发生后,学校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给到家属和学生一个满意的道歉和正理;三是对受到体罚的孩子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给予心理上的辅导;四是孩子拿教师的手机,一说明孩子的家庭教育的不到位,二说明学校素质教育的不到位。其实,在这个事件里,打孩子的教师起初是个受害者,可是后来却变成了加害者,现在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我们的老师不用打的方法来处理这件事情,那么事情又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我们的老师又会用什么更好的方法来处理这件事呢?我们的老师在她过去所受的教育背景里如在她的父母那里,在那的过去老师那里,在那过去所受专业教育的学校那里是否被教育或传授更好的方法来处理类似的事情呢?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这个事件又会留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思考呢?如果学校一直对老师严格要求不准体罚学生,并把体罚学生做为一项严重的违纪来处理和对待,那么这样的事件是不是就可以不会发生呢?如果学校对学生非常注重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那么学生拿老师手机的事情也可以不发生呢?还有如果我们的家长对待孩子也能进行品德上的教育,并能够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给予适当的规则和要求的话,拿老师手机的事情可能也不会发生。孩子拿老师手机,老师因此打学生,即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缺位,又反映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缺位,更反映了培养教师体系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上的缺位和学位对教师品行和道德上高要求的缺位。如果能把上述这些缺位给予逐一补上,那么类似这样的事件本是可以避免的。但愿今后此类的事件不要再发生。

  专家介绍:

  沈家宏: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首席心理专家,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及督导师、家庭婚姻治疗师,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10余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客座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硕士生导师,广东省职业鉴定中心心理咨询师组高级考评员,广东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心理咨询师高级培训师,广州市共青团12355特聘心理咨询专家、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特约专家,《孩子宝贝》杂志特聘心理专家。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调查显示公务员最易产生

公务员最易职业倦怠 “根据一项对深圳居民的压力来源的调查显示,高达323%...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