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中出现了对被拐卖儿童,与家人失散后,最终被成功解救与家人团聚的新闻事件。2012年2月12日在福建晋江进行了一场认亲大会,是针对一些儿童时期被拐卖,与家人分离后,在其他家庭中生活后,被公安机关解救后由在全国范围内来认亲,然后回归原生家庭中开始生活。是否结局会是大家所期待的大满贯、大团圆呢?孩子能否在该家庭里面能够去像以前快乐开心的成长呢?
被拐儿童回家,心理疏导很重要
广州白云青少年中心唐南认为,儿童被拐骗或拐卖到另外的家庭,对于儿童儿时的创伤是无法在的“新家”中,又或者回到原生的家庭中得到修复,只会将这种创伤内化为记忆阴影。当生活中出现对爱的渴望未能达到满足,该隐性记忆有可能会成为其性格形成、个性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型事件。因此被解救回来的孩子,回到家中,我们仍然甚至会要着重关注该类孩子的内心状态,帮助其处理那种隐性创伤记忆。
在此,社会与家庭是否给予了该类孩子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心理疏导呢?他们曾被拐卖与遗弃的创伤,是否重新回到陌生而又熟悉的家庭,内心是否得以适应与接受,父母是否能不带任何愧疚来对待孩子?
父母应用爱转化孩子的排斥心理
广州白云青少年中心唐南指出孩子被拐卖,作为孩子的心理行为评价标准来说,他的感受或许是1、父母没有爱护好他,让他被他人带走,并独自一个人经历了分离的恐惧与焦虑;2、又或许是父母觉得自己不乖巧,而要放弃自己,不要自己了。因为孩子的心理并未成熟不会用成熟的评价标准去看待和分析此事。当孩子回到原生家中后,该孩子会重新看到父母而高兴。同样会激起了那层隐性创伤记忆,可能会使其产生对父母的心理排斥与愤怒,可能会导致与父母短时间的融洽后,会将心理距离情感化,关系疏远,变得沉默、少语、孤僻、不与父母交流!又或许会可致使孩子情感无界限,孩子对分离的恐惧泛化,对贴身喜欢的物品、朋友对难以分离,很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甚至短时间与父母分离都会出现躯体症状。
勇于面对特殊经历激发孩子成长的动力
对于该类孩子,唐南建议,要一起去面对与承担该层记忆而不是去避讳或掩饰、父母要教会给孩子勇敢与坚强去接受和承认该段经历,让他作为自己的可以敞开的允许的记忆!1、孩子回家后,父母可以做一些与孩子的责任交接,无论孩子多大,或是否能听懂,都给孩子做一个责任交接。让孩子接受到:父母没有做好父母的责任,让你承担父母的责任,以后我们会做好父母的责任!2、与孩子交流整个过程的经历,与孩子感同身受,形成共情!若是涉及到“新家庭”,父母要表示肯定和认可并感谢其对孩子的付出。在该过程中,这两个家庭都是受害者。这两个行为都能让孩子唤醒记忆,并进行一些释放,肯定这股记忆,让其公开化,便有很多方式去面对与解决。注意:切忌将该段事情避开不谈,或者淡化,只会让孩子将该段记忆,感受成为一种隐性记忆,不利于孩子找到成长的动力!
专家介绍:
唐南:国家心理咨询师,现为广州白云青少年中心心理医生,擅长于青少年亲子沟通与家庭沟通,品行障碍、情绪障碍,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的个体心理辅导,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闭症患者的团体治疗,户外拓展有很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