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纠结”是你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完美主义是你一向的追求,那可要留意了,这都属于“癌症性格”。何裕民表示,除遗传和生活方式外,性格与癌症也有密切关系。易患癌症的人性格特点大致有两类情况:一是过于较真的人,二是过于抑郁、焦虑的人。他建议,所有癌症患者在对待一些身体变化时,不妨“难得糊涂”些,指标数据等小小的波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表象而已,只要心定,加上积极对症的治疗,雨天一定会转晴。
太过较真易得消化道癌症?
老胡是一名肠癌转肝癌患者,何裕民第一次见到他便推测出他是工程师。原来,在老胡的病史和他自己总结的检查指标变化上,用柱状图、曲线图在一旁一一清晰注明。当时,何裕民就批评了他这种太过较真的态度。老胡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搞了一辈子桥梁,事事认真负责,并认为这是很好的性格,做事就该“打破沙锅问到底”!当时他一直搞不明白,自己患的是早期肿瘤,按照科学,化疗了6次一定会好,怎么最后又复发转移了?他一直反复询问何裕民:“这是为什么? ”
何裕民表示,太过较真的个性注定了生活中万事不得放松,一切都要问个明明白白,人的精神、心理一定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得不到松弛。这从心身医学角度而言,不利于内环境稳定,可干扰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的功能状态。
据了解,临床上也有一些癌症患者,在工作上可以说是”拼命三郎”。比如,胰腺癌患者很多都是因为拼命工作,什么都想做得最好,什么都不想放弃,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结果促使胰腺癌发作。在医学上,长期慢性的压力状态被称为慢性应激状态,现代研究表明,这是发生和导致癌症恶化的重要因素。何裕民说:“如果一个人老是希望世界是完美的,看不惯就会愤愤不平,心中的愤恨转换成一种压力,压力需要不断动员生理潜能去应对,身体始终处于应急状态,不是活得很累吗?当今社会在快速进步,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压力当中,我们要学会自我减压。”
不良情绪易滋生癌细胞
36岁的陈女士前段时间被查出了乳腺癌。在同事和亲戚的眼里,她是一个老好人。工作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而在待人接物方面,陈女士总是小心翼翼,基本不跟人吵架。熟悉陈女士的人都知道,她的性格比较温吞,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都不太习惯与人起争执,碰到事情后,总是一个人生闷气。
何裕民指出,个性心理因素和癌症关系密切。在引发癌症的因素中,不良个性心理因素占到了15%到20%。抑郁、多疑、好生闷气、多虑等不良情绪是癌细胞产生和发展最有效的媒介。以城市里女性的乳腺癌、卵巢癌患者为例,很多都是公认的“好女人”。所谓“好女人”,是生活上没有什么坏习惯,工作上则是一丝不苟、认认真真,这些人往往工作压力相对比较重,长期繁琐的工作特点,又造就了她们较真而又比较追求完美的个性,因此极易产生身心问题。
“难得糊涂”、“别太认真”是良药
何裕民说:“鲁迅笔下的阿Q原本是中国旧时代农民的代表,但他的自我胜利法、自我安慰法等,我认为值得癌症患者学习,像阿Q这样的人是不太会生癌的,即使生了癌,他恢复得也会比正常人要好,因为他善于自我安慰、自我调整。”
何裕民还记得有一名胰腺癌患者在剖腹探查时发现肿瘤已经裹住大血管,什么都做不了,无奈只得关腹。可家人还是哄她,胰腺癌已经除掉了。病人平时性格大大咧咧的,也没想太多,便信以为真了。五个月后病情稳定,病人回去上班时,同事间的谈话让她得知了真相,不过对此,她也没太大的反应,只说,反正已经不痛了,肿瘤愿意在里面就让它在里面吧!正是这种乐天派的性格让她不钻牛角尖,不天天想着病情,生活得乐呵呵的,这样整整13年过去了,可以说她已经战胜了癌症。
肿瘤患者更要学会“慢生活”
何裕民遇到过太多的患者,一经指点以后常常很后悔:“我当时就是想不通。就知道拼命,拼到后来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很多人只有到生了病才觉得:“我怎么这么糊涂,把命都赔上了。 ”
曾经有一个大学的办公室主任来找他治疗,患的是晚期卵巢癌。病人丈夫在一旁说道:“我夫人每天一睁开眼,就要考虑一大堆事情,回家来还有做不完的事,天天风风火火的。 ”何裕民便建议她换一个工作,学会自我调节,学会慢生活。最后,学校安排她到图书馆工作。她自己也开始努力学会放慢生活的步调,只上半天班,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养病上,每天几乎都坚持锻炼。如今两年多了,总体控制情况还不错。
何裕民表示,现如今,发达国家开始讲究“慢生活”,这也是一种“回归”。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因此,要适度学会慢生活。学会适度放慢生活和工作的节奏。特别是对于那种拼命三郎的人,就应该这样提醒他:生命没有了,其他还有意义吗?
癌症常见四大误区,你有吗?
在何裕民看来,癌症是种典型的“内乱”,而不是侵略战争。行医者和家属们都应谨记:“人”比“病”重要。敬畏生命、呵护生命应优先于征服疾病,控制指标、活下去才是真正的硬道理。但何裕民也指出,对于癌症,目前仍有常见的几大误区:
误区之一:若不趁早治疗,癌症就会马上转移。癌症的确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但并不是说,确诊了癌,如果今天不开刀、不化疗,明天就可能转移。大多数癌症的发展是个慢性过程,但也确实有病人得知只能活三个月,就真的只活了三个月的。这主要是因为病人被“三个月”这个期限吓着了,导致高度恐惧,寝食难安,生活规律完全打乱了。其实,癌症不是山洪暴发,其发生发展是个缓慢的过程,从第一个癌细胞发生癌变至少要5年到20年的时间,有的至少要20年。有时候癌细胞还会长期休眠,甚至不发展。
误区之二:癌症的死亡都极为痛苦。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临床上,很多癌症患者最终是死于其他因素,有的老人甚至是自然死亡。有70%—80%的患者属于自然死亡过程。当然过度治疗的患者可能会死得比较痛苦,因为反复遭受折磨,机体功能减弱,正不御邪了。
误区之三:癌细胞分裂得很快,病情会急速扩大。这是人们自然联想的错误结论。通常,癌症的分裂并不是很快,只有到后期进展期,它才会疯长。如果病人心理压力大,对癌症特别恐惧,再加上其他致病因素,就可能觉得病情进展太快,导致癌症患者死亡过程比较痛苦。其实,癌症抗争是人的正常细胞与异常细胞的抗争,如果你的身体机能弱的话,癌细胞长得就更快了。
误区之四:动手术必须彻底,才能斩草除根。这个观点以前不仅仅老百姓确信无疑,而且专业人士也是如此,人们总在想方设法把癌细胞赶尽杀绝。其实,世界卫生组织21世纪初就总结说,化疗对肿瘤的有效率大概是5%左右,就是说,它能够控制5%的癌症。人们不能把大部分希望放在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