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讓筆者深感如釋重負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本文原應在1999 年完成的,然因家中突遭變故,又逢百年少有的921 地震,除了安頓自己的身心,更涉入了災後的心理重建;這一擱置,便是兩、三年歲月的流逝,期間,雖時刻牽掛於此,卻總有干擾起伏,心緒未能清明沈澱,思緒也難見條理;而今終得完稿,也算是對自己一個圓滿的交代。當然,筆者此刻的圓滿與自我交代,卻無礙於讀者及專業同道對本文之褒貶與指正,因為,那也是筆者所重視且樂聞、樂見的。
註釋
(1)以下對話乃是根據筆者於1997 至1999 年之間,實際督導博士層級之諮商實習過程中的「個別督導」及「團體督導」的39 卷錄音帶(個別督導25 卷、團體督導14 卷)逐字稿整理、摘述而得。
參考文獻
王文秀(1995a):〈發展性督導模式對我國諮商員訓練之應用研究〉。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主辦「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宣讀之論文。
王文秀(1995b):《發展性督導模式在我國諮商員訓練之適用性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84-2413-H-134-005)。
王文秀(1997):《諮商員被督導經驗與專業枯竭、個人專業成長及督導滿意度關係之分析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86-2413-H-134-002)。
王文秀(1998a):《諮商督導歷程研究—諮商督導者之發展歷程與受督導者「最佳及最差被督導經驗」之整理與詮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87-2413-H-134-003)。
王文秀(1998b):〈諮商師被督導經驗對其諮商挫折之因應及其專業成長之影響研究〉。《中華輔導學報》(台灣),6 卷,1-34。
吳秀碧(1993):〈「Stoltenberg 的督導模式」在我國準諮商員諮商實習督導適用性之研究〉。《輔導學報》(台灣),15 卷,43-113。
吳秀碧(1995):〈當今台灣督導工作的實施及未來發展方向〉。高雄師範大學主辦「1995輔導工作國際比較學術研討會」(高雄)宣讀之論文。
卓紋君、徐西森(2002):〈完形治療取向督導模式及其督導歷程實錄分析〉。 《中華輔導學報》(台灣),12 卷,73-116。
施香如(1996):《諮商督導過程的建構:循環發展督導模式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