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諮商歷程進行過程中,諮商師個人的價值觀、經驗、情緒等均可能因與當事人的互動過程中之觸動與引發,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諮商師在諮商情境中的一切表現;因此,諮商師對其個人之未竟事務(unfinished business)、禁忌、反移情作用等因素在諮商歷程中的影響之覺知能力與程度,例如:對特定當事人的過度投入或明顯排斥、對特定議題的特別敏感或刻意迴避、對特定技術運用的無由偏好或忐忑顧忌等現象之覺察與否,實為影響諮商關係之重要關鍵。
隨著晤談的結束,諮商關係也暫時終止;隨著當事人的離去,諮商師得有回顧諮商歷程、評估諮商成效的機會。回顧剛結束的諮商晤談,自己所滿意、欣慰者為何?深覺挫敗、不足者為何?前述滿意與不滿之肇因為何?晤談結束後自己之身心狀態為何?何以致此?再次面對當事人時之未來諮商計畫為何?凡此種種來自諮商師的高度自我覺察,均足以作為諮商師持續成長與精進之基石,也正是諮商專業品質的自我管制之道。
自我覺察在督導關係中之意涵
根據前述觀點,督導關係乃是為了確保諮商關係中當事人的權益及諮商師的服務品質而存在,因此,諮商師在督導關係中是被監督、教導的角色,督導員則負有監督、教導的責任。
雖然,督導關係植基於諮商關係之上,但是,因專業督導資源及相關專業觀念之影響,有諮商關係的發生卻不必然地促成督導關係的發生。目前在國內最常見的有兩種情形,一是因督導資源不足之故,使得許多諮商師未能有接受專業督導的機會;一是由於諮商師本身或機構缺乏正確觀念之故,或因畏懼而怯於接受專業督導,或因誤解而否定專業督導(吳秀碧,1995)。因此,目前確實擁有督導資源且必須接受督導者,多為處在諮商員養成教育過程中的實習諮商師,因著課程及相關規定(如:「心理師法」)的要求,而明確地存在督導關係與諮商關係之必然連結;其餘多數諮商師是否接受專業督導,則多取決於諮商師個人人脈資源之有無多寡,以及諮商師對於專業督導觀念之正確與否,甚至取決於在其諮商專業發展過程中特殊成敗經驗之有無或所屬機構對於督導之要求。一如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