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孩子站在父母的當中,反而 阻擋了父母彼此的視線,象徵著孩子的介入可能反而增加了父母直接溝通的困難,(C)當孩子站在父母當中,而父母雙方又正以食指指著對方,於是看起來孩子好像同時被父母二人指責,象徵著當孩子介入父母的爭吵關係中時,承受最大壓力的可能是孩子自己,以及(D)當父-子-母三人站在一直線上時,看起來三人彼此間的物理距離不會太遠,象徵著孩子介入父母的關係中,可能不單純是希望父母能和好,還意味著當孩子介入父母當中時,可以讓孩子的心理上感覺家比較像家(大家的距離沒有那麼遠)。透過一個簡單的雕塑及鏡子技巧呈現出口語諮商要花好一段時間才能表達出的概念,顯示出這兩項技巧的隱喻性力量。
有時候道具也可以是一種隱喻,例如以一塊紅布代表生氣的情緒,讓主角帶在身上,然後問主角打算如何處理他的生氣,此時主角將很快的發現,不論如何隱藏,最多只能讓旁人看不到這塊紅布,自己卻無法不感受到紅布的存在,這裏隱喻了壓抑情緒(隱藏紅布)並無法讓情緒消失(紅布仍然存在),同時隱喻了處理情緒的可能方向,即放下情緒(紅布),或是接納情緒(容許紅布帶在身上)是較能讓主角感到舒服的方式。
伍、結語
在諮商中運用隱喻作為一種象徵,以間接的方式傳達了比直接互動更多也更為人接納的訊息,開發了諮商的想像空間,也融合了左右腦的共同運作,作為一個諮商的實務工作者與學習者,探索並精練隱喻的意涵與應用,或許也會是一種獨特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