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用食指指着父亲的鼻子(责骂),此时,一旁的女儿也模仿着妈妈,在一旁指着爸爸。而爸爸的‘特写’则是:单膝跪下,带着一副讨好型的姿态面对着自己的妻子。另一旁的小儿子也随着爸爸单膝跪下,不同的是,他的动作表情不是讨好,而是满含着巨大的愤怒……”
此时,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部影视剧作中的情节。答对了一半!其实,这是一部“心理剧”,往往这样的“作品”源于体验者真实的生活情景及心理状态,以还原、甚至是用夸张的动作将不一致的心理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接下来,心理专家出场!引导着他们开始用简单而关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经过这样的一番“沟通体验”之后,剧中的妈妈放下了指责,随之,女儿也放下了她的手,爸爸和弟弟站了起来。至此,整个个案演示才算结束。
和传统的家庭治疗方式不同的是,心理剧能用夸张的动作将不一致的心理身体语言表现出来,从而将隐含的言行不一致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且不论男女老少,不论文化程度高低,几乎所有人都能看懂,而且能深刻直白的感受到对心灵强烈的冲击。同时,现场解决方案也更直接、形象,简单且易接受。在9月8日的下午两点,广州上馨心理机构特邀台湾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邱丽娃导师在暨南大学国际学术报告厅就进行了这样一场以“家庭如何塑造人”为主题的萨提亚家庭治疗大型公开课,现场真实展现了心理剧疗法的神奇效果。
何谓心理剧?
心理剧是一种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发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通过扮演某一角色,患者可以体会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改变自己以前的行为习惯。在心理剧中,患者可以扮演自己家中的一位成员、一个老相识、一个陌生人或者治疗专家。剧情可以是一般的内容(离婚、母子冲突、家庭纠纷等),也可以是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近似的内容。在舞台上,患者所扮演的角色,其思想感情与平日的自己不同,他可以体验角色内心的酸甜苦辣,可以成为患者理想或幻觉的化身。专家可以在一旁指导,也可与患者一道表演。观众则为患者鼓掌助兴。
在萨提亚家庭模式中,你会学习和体会到许多不同的技巧,例如家庭雕塑、影响轮、团体测温,以及用一条白色绳索展现出家庭关系图,显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心理脐带关系。这种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新方法,由美国首期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女士所创建,是从家庭、社会等系统方面着手,更全面地处理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其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其中,心理剧就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技巧。
家庭能塑造人?
对每个人来说,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也是一个能够寻找自我,能够第一次判断自己是否有价值的地方。在家庭中,我们开始了第一次的学习,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的世界建立联系。而家庭关系中的互动也往往直接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自己在关系中的各种表现。
“我们与父母的家庭称为原生家庭,当我们与父母的不良沟通在没有新的学习的情况下会被直接复制到我们与伴侣的关系,传递到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中去。甚至这种关系还会被直接移植到我们与生活中的其他重要互动中,比如老师、上司、下属,这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邱丽娃说。
其实,精神分裂症的孩子,也可能是由于父母传递的不一致的信息对孩子产生的“双重束缚”所致。比如父母经常会有不一致的观点和风格,如果他们不承认这些差异,受一些隐性规则的影响,不允许他们公开批判对方或表达不一致的意见,就会引起孩子对父母传递信息的困惑,从而造成孩子问题行为。而家庭治疗却可以通过心理剧的方式将这种隐藏的规则呈现出来,当不一致被质疑、正视及获得尊重时,孩子就重新获得了自由,症状也会消失。这就是家庭治疗的奇妙之处与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