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治療理論簡介
by
華家三班
李秀娟
2009.06
7
此種技術具矛盾特性,不適合用於引發違逆與反抗,但有助於克服家庭
抗拒。治療師透過改變背景脈絡,而不知不覺地要求當事人自願去控制行
為,以假裝的方式去解決原來真實症狀的狀況。
(五) 家庭隱喻(family metaphors)
讓家庭成員在一種不受威脅之情況下,透過某種自然界圖像或象徵物,
將當事人內心的想法引導出來,協助產生新的觀點與覺察,對事務能有更深
入之認識與體會。
六、 米蘭/系統取向的理論
此理論以「循環認識論」為基礎,在處理精神病及厭食症患者上相當成功;
他們認為失功能之家庭,往往源自「破壞的心理遊戲」,這些遊戲與真實生活並
不相容。米蘭治療者認為:家庭遊戲規則界定並維持關係,非個人之力量;為了
維持家庭恆定,每個家庭成員之行為皆與發病之症狀行為有關。
米蘭/系統家族治療之目標,乃賦予家庭生活模式新的意義,以打破此一家
庭的「心理遊戲」,同時強調家庭獲得新意義、新價值重於對療效的洞察與行動。
其治療理論與技術包括:
(一) 假設形成(hypothesizing)
此為米蘭取向的核心,也是此種治療的第一步。假設形成是指治療團隊
在與家庭會談之前積極地討論,並提出導致家庭問題的可能成因,來形成一
個關於家庭問題之「地圖」,並指引治療師詢問問題之方向,以蒐集答案去
證實、修正並推翻假設。
(二) 家庭儀式(rituals)
例如成年禮、結婚、畢業、喪禮......等,這些轉型期是用來標示並促進
家庭之發展過渡期與改變;儀式的目的是為了釐清家庭關係中可能出現之混
淆。
(三) 正向解讀(positive connotation)
是一種對家庭行為的重新框視,透過此方式病症行為被當成正向、善意
的,因為它保持了家庭系統的平衡,並促進家庭的凝聚與幸福感。
(四) 循環詢問(circular questioning)
此種技術透過設計每個問題,使其能發掘不同成員對於某些事件或關係
在觀點上之差異;它是著重在家庭的關連性,而非個人之症狀。
(五) 中立(neutrality)
是指治療師努力與所有家庭成員維持聯盟,避免陷入家庭的聯合與同盟
之間;治療師不會去建議家庭應該怎麼做,而會去引發家庭的能力來產生自
己的解決之道。
七、 行為/認知取向的理論
此種技術具矛盾特性,不適合用於引發違逆與反抗,但有助於克服家庭
抗拒。治療師透過改變背景脈絡,而不知不覺地要求當事人自願去控制行
為,以假裝的方式去解決原來真實症狀的狀況。
(五) 家庭隱喻(family metaphors)
讓家庭成員在一種不受威脅之情況下,透過某種自然界圖像或象徵物,
將當事人內心的想法引導出來,協助產生新的觀點與覺察,對事務能有更深
入之認識與體會。
六、 米蘭/系統取向的理論
此理論以「循環認識論」為基礎,在處理精神病及厭食症患者上相當成功;
他們認為失功能之家庭,往往源自「破壞的心理遊戲」,這些遊戲與真實生活並
不相容。米蘭治療者認為:家庭遊戲規則界定並維持關係,非個人之力量;為了
維持家庭恆定,每個家庭成員之行為皆與發病之症狀行為有關。
米蘭/系統家族治療之目標,乃賦予家庭生活模式新的意義,以打破此一家
庭的「心理遊戲」,同時強調家庭獲得新意義、新價值重於對療效的洞察與行動。
其治療理論與技術包括:
(一) 假設形成(hypothesizing)
此為米蘭取向的核心,也是此種治療的第一步。假設形成是指治療團隊
在與家庭會談之前積極地討論,並提出導致家庭問題的可能成因,來形成一
個關於家庭問題之「地圖」,並指引治療師詢問問題之方向,以蒐集答案去
證實、修正並推翻假設。
(二) 家庭儀式(rituals)
例如成年禮、結婚、畢業、喪禮......等,這些轉型期是用來標示並促進
家庭之發展過渡期與改變;儀式的目的是為了釐清家庭關係中可能出現之混
淆。
(三) 正向解讀(positive connotation)
是一種對家庭行為的重新框視,透過此方式病症行為被當成正向、善意
的,因為它保持了家庭系統的平衡,並促進家庭的凝聚與幸福感。
(四) 循環詢問(circular questioning)
此種技術透過設計每個問題,使其能發掘不同成員對於某些事件或關係
在觀點上之差異;它是著重在家庭的關連性,而非個人之症狀。
(五) 中立(neutrality)
是指治療師努力與所有家庭成員維持聯盟,避免陷入家庭的聯合與同盟
之間;治療師不會去建議家庭應該怎麼做,而會去引發家庭的能力來產生自
己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