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术 > 心理诊断 > 表达性写作研究进展心理学空间

表达性写作研究进展心理学空间

来源:互联网   
人气:

表达性写作研究进展摘要:表达性写作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干预疗法,能有效改善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本文首先介绍了表达性写作潜在工作机制的四种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表达性写作的操作程序,并介绍了近些年来在具体操作上的相关变动,包括背景变量、方法学变量、治疗变量,这些变量对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从两方面细致分析表达性写作的效果:短期和长期效果;总体机能、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上的效果,最后介

2002 年,King 提出了较新的自我调节模型。该模型认为,创伤性体验会破坏个体正常的自我调节过程,个体通过表达性写作回忆创伤性事件,探索情绪来源,并据此确认目标、整合反馈信息、制定相应的目标进而完成策略,增强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增强使个体能够更加清楚地表达内心体验,并将这些体验与自我进行融合,促进自身明确、有效地完成目标。

相比于前三种模型,自我调节模型的最大优势就是改变了传统范式中对积极、消极生活体验的分裂。King 等发现,当写作主题为一些积极主题时,如个体将来的自我、创伤事件的益处、个体的积极体验等时,干预也有益于个体的身心健康。[8]由此,King 认为,除消极情绪体验外,个体以积极主题进行写作同样能够有效地改善健康。

三、操作程序

(一)范式

表达性写作范式由James Pennebaker 发展而来。标准的表达性写作范式一般随机分配被试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要求两组被试在连续1-5天内就某一指定主题进行写作,每天的写作时间持续15-30 分钟。写作通常在实验室完成,没有反馈。所有被试在写作时都无需顾及拼写、文体和语法,并告知他们的文章将被保密。

两组被试的写作任务有所差异。控制组被试围绕某一浅显的主题进行写作,如本周和下周的计划。在写作时只需围绕该话题进行事实性描述,无需谈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实验组被试则被要求深入探究他们对自身创伤性事件或应激的认知和情感。

对于被试的写作内容,有些研究不予以考察(允许被试撕毁),也有研究通过语言查询及字数统计程序(LIWC)来分析写作内容,计算出以下数值:总字数、句子数、积极和消极情感词汇的比例、表示原因和认识的词汇(如因为、认为、应该等)的比例等,作为考察写作中个体情绪和认知变化的指标。[9]另外,为考察干预效果,通常在干预后需要对被试进行追踪调查,至少在干预一个月后进行一次后续评估。

(二)实验程序的差异

当然,表达性写作的程序在各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某些变量上的变动,如背景变量、方法学变量和治疗变量。这些变量对写作干预的效果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1.背景变量

关键字标签:研究进展心理学表达写作空间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文章推荐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雅各布·莫雷诺简介心理

J莫雷诺雅各布·莫雷诺[JacobLevyMoreno[18890518-19740514],美国心理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