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术 > 心理诊断 > 王铭-说谎与心理咨询[足本]-华中子和心理研讨会心理学空间

王铭-说谎与心理咨询[足本]-华中子和心理研讨会心理学空间

来源:互联网   
人气:

研讨会主题:说谎与心理咨询时间:2010-08-1316:00-18:00主讲人:王铭整理记录:李顺美王铭:我自己准备这个主题大概有一个多月,尽管看起来时间挺长的,但个人觉得还是不充分。我为什么想报告说谎与心理咨询这个主题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热播的美剧LIETOME,相当流行,片子引人入胜,悬疑、破案、科学研究等很多东西在里面,很有意思。二来与我自己的探究取向有关,我比较关注心理咨询过程的研究,也就是咨询师与当事人的互

研讨会
主题:说谎与心理咨询
时间:2010-08-1316:00-18:00
主讲人:王铭
整理记录:李顺美

王铭:我自己准备这个主题大概有一个多月,尽管看起来时间挺长的,但个人觉得还是不充分。我为什么想报告说谎与心理咨询这个主题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热播的美剧LIE TO ME,相当流行,片子引人入胜,悬疑、破案、科学研究等很多东西在里面,很有意思。二来与我自己的探究取向有关,我比较关注心理咨询过程的研究,也就是咨询师与当事人的互动上面。以前是用逐字稿、录音,后来我越来越觉得像这种非言语行为有着更大的研究意义,正好这一部分的知识都在这里面,不看不知道,花了时间读书之后收获是蛮大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收获。
先来简单介绍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Paul Ekman,1934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1972—2004年任教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现居住于加州奥克兰市,1991年获APA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当年心理学界第一次颁发这个奖项的获奖者是罗杰斯,都是对于心理学有非常大推动作用的人,Ekman则是对于情绪研究的先驱,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百位心理学家之一,主要研究情绪的表达及其生理活动和人际欺骗,他本人是从15岁开始研究说谎,大概是在五十年代开始在情绪方面下功夫,当时做了很多跨文化的研究,去一些原始部落采集人类的表情等等。他是全球首席识谎专家,FBI和CIA、DEA表情顾问,也是美剧《Lie to me》顾问,主人公原型,个人网站:www.paulekman.com。里面有他的简介、研究,以及他对于《Lie to me》的博文。我今天讲解的主要内容来自他的两本书《说谎》、《情绪的解析》。报告的主要内容涉及三大方面:说谎、抓谎、说谎与心理咨询。
进入第一个话题:什么是说谎?下面这些大家来做判断:
救援人员对空难唯一幸存者说与他同机的亲属并未遇难。
一个精神病人自称是当世先知。
医生给一个百般纠缠的病人开安慰剂、
亲友们瞒着某人的生日惊喜。
医护人员微笑地告诉急诊病危者病情不算严重。
电影《泰坦尼克》中,Jack的扮演者深情对Rose的扮演者说:“我爱你!”。
独自一人在家的儿童对敲门的陌生人说父亲正在家睡觉。
刚被诊断出身患绝症的丈夫微笑着告诉妻子说自己没事。
牌桌上,有人抓了一把好牌却声称“运气真差”,并表现出生气和难过。
客人中途离席,借故向主人辞行。
神父向警方隐瞒罪犯的告白。
咨询师大胆给当事人布置了一个治疗任务,但咨询师自己其实拿不准该任务的效果。
当事人在会谈中一边流泪,一边强颜欢笑地表示自己没事。
当事人睁大好奇的眼睛,微笑着询问咨询师是否结婚了。
来看一下Ekman的定义:谎言,是存心误导别人的有意行为,事先未透露其目的,并且对方也没有明确要求被误导。我个人的解读是,谎言实际上是互动的,由此会发现蛮多的都是谎言。在我们谈谎言的时候不涉及道德评判,因为看起来善意的就是个谎言。我们咨询师看懂当事人明明在撒谎,那也是可以的。如果在牌桌上,大家都知道装样子,一个人抓了一手好牌却说这个牌真差,那么这个算不算谎言呢?不算。为啥呢?因为大家都知道,游戏规则都懂。表面上在说谎,但这个谎言是不成立的,对方已知你的目的何在。还有比如客人离席,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是个借口。虽然没有明确的声明,但是大家心知肚明。
说谎者呢是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形下,一个人能够选择不说谎却说谎,才是说谎者。当然也是有一些困境的,比如有的时候保守秘密算不算说谎呢?比如说你问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子:你有女朋友吗?他说:这是我的隐私,你无权知道。后来又问,他说:没有。这算不算说谎呢?这个其实不算说谎。因为之前他已经有个声明“这是我的秘密”,不存在误导。还有一种情况,他并没有声明,但在言行之中已经透露一些他有女朋友的情况,那算不算说谎呢?这就很麻烦了,是困境。他也只是提出来这个困境,没有理清。第二个,改变承诺。恋爱中,追求的时候海誓山盟,后来变了,那之前算不算说谎呢?Ekman认为改变承诺要看在哪种情况下。如果他明确在作出承诺的瞬间想到会变,那就是说谎,因为他有选择的权利,他明知自己将来会改变誓言。再就是忘记,这也是很多人说谎的借口。若是确实忘记了便不算说谎,只有当他自己有选择权说谎或不说谎时说了谎。
吴江:生活中常见的,你明明说过爱我的,结果你在说谎。
王铭:作出承诺的时候就知道以后会变,那就是说谎。主要是选择权,而对方感受有个误导与被误导。其实在爱情故事里,很多都不叫说谎,大家都知道热恋中嘛什么话都有可能。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里就有很多,比如:我说我爱你,你说你爱我,我知道你在欺骗我。你也知道你在欺骗我,但是我仍旧爱你,你也仍旧爱我。这几个都是困境。比方说忘记,动机性的遗忘就可能是说谎。最后一个最麻烦,误解和自欺。比如说一个咨询师学精神分析或者什么的,自以为搞懂了,到处蒙人,这就有可能是误解。那么他在咨询中和病人讲的东西是说谎吗?好像又不是。他不是要误导你,是自己把自己误导了。
自欺有个蛮大的特点,满足个人需要,忽略了对方需要。你貌似觉得自己在帮助别人,但实际上满足的是自己的需要。自欺同时你是受害者对方也是受害者。不存在道德评价,而看主要满足谁的需要。其实要准确的界定是不是说谎很难。
常见的说谎的形式,第一类叫做隐瞒真相,省略真实的信息。比如四面楚歌、草船借箭、诸葛亮摆空城计。第二类是捏造事实,把假的当成真的。比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三人成虎、曹操的望梅止渴还有狼来了。这是主要的两种,另外一些说谎的形式是从别的角度来解读。将错就错:承认存在某种感情但是偷换其产生原因。比如你生气了,明明是因为对方,结果你说是因为昨天没有吃红烧肉。真话假说:承认真相,但用幽默夸张的方式使对方误导。比如说女人都喜欢异性夸自己的容貌,“你就是好漂亮啊”,或者干的坏事被别人揭穿了,“哎呀,还真是我干的……”通过幽默夸张的方式让别人搞不清到底是真是假。避重就轻:仅仅承认部分事实,以便将对方的兴趣从被隐瞒的事实上吸引开。比如老公正在给情人打电话,被老婆抓到了,“我在和一个女人打电话,她是我同事在说个什么问题……”。第四类是虚应敷衍:未说假话但是暗示对方的内容却与所说的相反,比如他问你这件事情是你做的吧?你笑着拍着他说:哎呀,老王啊老王……
Ekman通过对儿童还有成人的探究,发现说谎的动机大概有下列这些:
避免受到惩罚
原本可以得到的奖赏,不说谎可能得不到
为了保护别人免于受罚
为了保护自己免于受到伤害的威胁
为了让别人看得起自己
避免社交场合的尴尬
为了避免丢脸
为了保守秘密,完全不加声明地将某些信息据为己有
为了行使凌驾于别人的权力,控制别人想要知道的信息
这些容易理解就不一一举例了,下面看一下研究数据:
普通人在每10分钟的谈话中会说3个谎话。
人脸的43块肌肉可以组合出10000多种表情,其中3000种具有情感意义。
婴儿在6个月大时就会利用假哭和装笑引起父母的注意。
英国人每天平均要撒4次谎,以此计算,一个英国人一年要说1460句谎话,如果按照平均龄60岁计算,英国人一生要说8.8万句谎言。
英国人最常说的谎言是“我很好”。
男女在说谎数量上差异不小。男人每天说5句谎话,而女人只有3句。
美国研究者发现,女性说谎通常是为了让对方觉得好过一点,而男性说谎则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优越。
61%的女性希望异性在评论自己的外表时说谎。
54%的谎言是人们可以看破的。
81%的美国人每天都会说“善意的谎言”。
65%的成年人会因为伤害伴侣的感情而选择说谎。
英国父母从孩子出生到长大会对孩子说3000多个谎言。
68%的女性会隐瞒自己的体重。
当人们想隐藏真相时,比起打电话和面对面交流,他们更喜欢通过邮件方式。
40%的成年人认为在做错事后对孩子说谎无伤大雅。
这没有中国人的数据,外国人比我们老实一些,做文化研究也发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包括日本人,在有群体在场的情况下,克制多了,容易装。

谎言在什么时候容易的得逞呢?
无须掩饰情绪。
所说的谎言习以为常,已经麻木了。
有时间做准备。像在司法审判中,证人是否说谎很难识别,因为有大量的准备时间。
说谎者因过去的成功而有信心。
说谎者天生就有表演技巧,后天又不断提高。比如政治家,希特勒啊,还有一些病态人格。
有说谎的正当性,他理直气壮。
初次接触,对方毫无戒心。
对方并无识人之明,自己就是个糊涂,心智成熟度低。
对方的配合态度,有可能是无意识的,尤其是婚姻中。
被拆穿的后果不严,没有恐惧感。
已打消对方的顾虑。比如说我要偷子和最贵重的物品,并且告诉你是老吴让我来拿的。当你还在犹豫,我说确实很贵重,一般也不会让我来拿,但那天确实是老吴说的,可能他忘了跟你说,要不你打个电话?切中要害,打消他的顾虑。
双方的语言与文化背景不同。像两国元首交谈通过翻译就很难识别一些情绪之类的信号了,所以谎言很容易得逞。那么大凡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充斥着谎言,而且谎言说的心安理得。我是在为我国的国家利益说谎。政治人物的谎言是最难办的。

再来看抓谎。第一个是破绽,说谎者无意间泄露实情,通过一些掉以轻心的言辞。审讯专家会揪出前后不一致说文言辞,或者套话,一旦掉以轻心很容易被抓。一个刻意的说谎者并且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是很难被抓到的。第二类是通过说谎线索来抓谎,言辞,比如说话吞吞吐吐、闪烁其词。这只是线索不是证据。还有就是比如说“你昨天是不是去XXX的家了?”老公马上反应“昨天我没有去XXX的家”。这是常见的说谎,很容易重复你问话的言辞。还有声音,颤抖、恐惧、低沉等信号。再就是身体行为,这要打破一个误区,通常认为说谎的人会抓头啊什么的,其实不一定,可能是本人的习惯动作。比如身体比划,言语和非言语又不一致的话就是说谎,像滔滔不绝但比划减少。正常的身体手势的表达范围是在脖子和臀部之间。若脱落了可能是线索。我们本来看一些图片吧。
羞愧的时候会抿嘴,说谎话的时候鼻子容易痒,习惯摸鼻子,这个机理尚不清楚,像匹诺曹说谎的时候鼻子会变长,都还是有一些文化意义的。还有一些不合时宜的肢体语言,比如竖中指,强烈的情绪信号。说谎的时候会有单部肩膀耸动,大概半秒,很快。再就是搓手,不自信、焦虑的线索。
这些线索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能够泄露谎言的情绪有三类:担心被识破的恐惧感。尤其是谎言后果很重大。这个要与担心被冤枉的恐惧相区别。像使用测谎仪,无辜的人害怕,也通不过测谎仪,担心被冤枉。实际中都有很多被误判的。第二个是说谎的罪恶感。要注意的是罪恶感产生是有多种原因的,比如说一个案例,一个人被指控为奸杀他的邻居,审讯啊测谎仪啊都没通过,后来很多年后真凶落网,问他为什么当年通不过呢?他说有罪恶感,他目击了邻居的裸体,在他的价值体系中这是件罪恶的事情。最后一个就是欺骗的快感。比如对方从来是一个精明的人却被我骗到了,那我很快乐。这三种情绪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表情啊出来。
根据研究,一些基本的表情是全人类共有的。但随着文化、教育的影响,在特定的场合某些表情会受到压制,像东方人。人类主要拥有至少七种表情,容易混淆的是惊讶和恐惧,有时候有点像。Ehman搞出了一套面部编码系统FACS。来细看,高兴,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跟嘴巴没有关系。悲伤,也要看眉毛,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恐惧,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嘴角向耳根后拉。愤怒,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厌恶,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惊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轻蔑,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出现在欺骗的快感中。
大家:老吴经常就是这个表情……原来是他习惯性的蔑视我们很多年……
Ekman提出微表情,是在他正式做说谎研究的时候,研究一个人精神病人的录像,当时他欺骗他的医生说已经好了,周末要回家聚会,但实际上他已经准备好自杀了,后来他们研究,尽管病人在跟医生说的蛮开心,满脸堆笑,但是出现了极度悲伤地微表情。微表情成了识别谎言很重要的线索,所谓微表情,极大地压缩了正常表现时间的完整的情绪性表情。尽管微表情完整地表现于面部,但持续时间不到四分之一秒,转瞬即逝,因此往往被忽略。但是所有人通过一定的训练都能识别微表情。他开发了一套训练识别微表情的软件,大家一起来看一下。Ekman通过实验证实,严格按照训练,识别面部谎言率可以达到90%,已经很高了。
第二种表情也是瞬间的,叫做碎表情。表情被打断,并未完整展现,而只是局部的表情碎片。比如微笑,他仅仅扬起嘴角,没有完整展现其他的眼睛啊之类的,就是碎表情。碎表情的持续时间较之微表情长,并且表情被打断值得深究。他开发了一套系统SETT,大家来试一下。这个要靠练,光说是没用的。
还有一些其他的知识点。一个是识别真假表情,一般是要看眼睛的。看看假表情到底有什么线索。首先是不随意肌的运动,比如眼睛、额头、下巴。第二个是眼睛。目光方向不一致、眨眼、瞳孔放大是情绪发作的特点、眼泪。表情不对称,比如假笑——左脸动作大,假厌恶和假恐惧——右脸动作大。时间因素,持续时间、出现与消退时间,不超过5秒钟。相对顺序,真表情一般出现在讲话和行动前。
吴江:咨客愤怒的时候黑着脸很长时间,
王铭:表情是假的,但有可能情绪是真的,真的表情不超过5秒。北京奥运会微笑志愿者,高兴的情绪是真的,但那个笑的表情是假的。
EKMAN说,同时伴随着语言、动作的表情最难分真假,但是在讲话和行动之后出现的表情一定是假表情。
吴江:及时、一致的是真的。
王铭:是。咨询中也有这种语言与非言语的一致性。咨询中强调他要一直关注自己的感受,如果咨询师对非言语行为的把握力更强的话,更有利于来防者触碰自己真实的感受。
吴江:像个侦探……你这个是谎言……
王铭:咨询中是讲时机的,就算发现了也不一定就直接拿出来讲,没有意义的。我们心中要知道,并且要在恰当的时机指出。真诚也是要有时机的。
再来看真笑和假笑。假笑有更多的不对称,假笑的眼部周围肌肉未涉入,尤其是眉毛不下垂,假笑无法掩饰上眼皮及额头不随意肌动作,假笑的消退过程不自然。
看成功抓谎。有两个意思,一是揪出说谎者,二是绝不冤枉无辜者。概率在50%左右,跟猜差不多。影响成功抓谎的因素太多了,谎言本身、说谎者(特质)、抓谎抓谎方法及其应用。通过Ekman开发的训练软件,成功率能在90%,但是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涉及样本,在什么情境下抓谎的成功率最高呢?说谎者第一次说这个谎言(同类型谎言);说谎的代价很高;抓谎者不预设立场,不骤下结论;抓谎者懂得如何鼓励嫌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抓谎者与嫌疑人的文化背景相同,语言相同;抓谎者用一些重点提示来套取更多的信息,而不是去证明谎言;抓谎者要意识到,如果嫌疑人是诚实无辜的,那么判定起来会有很多困难。
根据他在美国的研究,下列人抓谎率超过50%:国家机密局成员;联邦机构官员;警察部门的审讯专家;私人开业的临床心理学家。但这些人在确认那个人是否是诚实的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没有差异。
一个人抓谎的能力与他说谎的能力没有关系。Ekman很会抓谎但他自认为是个蹩脚的撒谎者。这可能是一种人格,有人天生有撒谎能力。比如政治家。但有些政治家也不擅长撒谎。他还研究我们撒谎的本领似乎越来越高,而抓谎的能力在猜之间,这个跟进化有关。早期人类群居时若经常撒谎,这个个体就会消亡,种族也可能灭亡,所以早期,人类说谎和识别谎言的能力都是不高的。
最后说谎与心理咨询,刚刚有些观点已经提过了,像促进当事人的理解,危机干预情况下的效果。如果落脚在当事人身上就会发现是一种防御,有可能是主动的也有可能是无意识的,对此更多的还是理解,理解当事人的非言语线索表达的情感,再在适当的时机反馈给当事人,将其与身体、关系、世界有联接,就愈发真诚,增进自我理解,促进自我成长。
对于咨询师的成长也很重要,有些咨询师是不自知的,蒙己蒙人,不知道到底是满足了谁的需要?这是一种自欺的说谎,对当事人的伤害蛮大。所以咨询师对本人的未完成事件、需要啊保持敏感作用是很大的。
最后以Ekman的话结语:我们既能说谎,也能诚实;既会辨识谎言,也会懵然无知;既会被骗,也会探知真相。我们可以选择,这才是我们的本性。

关键字标签:华中心理咨询说谎研讨会心理学心理空间王铭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文章推荐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雅各布·莫雷诺简介心理

J莫雷诺雅各布·莫雷诺[JacobLevyMoreno[18890518-19740514],美国心理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