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创伤性经验的严重程度、消极情绪敏感性等。例如,元分析发现,相比于女性,男性更受益于表达性写作;[21] Borkovec等的研究发现具有高焦虑特质的个体并不适合进行深度认知分析,而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自然的情绪流露,以促进其认知过程的适应。[27]因此,在应用中研究者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问题,并相应地采取适当程序,以获得干预的最大有效性。例如,对于高焦虑特质个体,可以尝试改变表达性写作的主题,由深度的创伤性事件转为对该事件积极方面的感知。
六、展望
大量研究已表明,表达性写作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但研究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潜在工作机制的局限。目前研究并没有发现某个能够充分解释表达性写作的最佳模型。各个模型并非单独存在,而应彼此协调运作以改善个体健康,另外,对现有模型需要进一步从多水平的角度进行分析。
2.范式应用的安全性。写作过程中会出现某些被试的情绪过于强烈的情况,因此干预时间应该依据被试的情绪状况和意愿而定,防止出现反效果。另外,表达性写作只是一种附属的干预手段,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用表达性写作取代必要的药物或心理治疗。
3.限制条件的明晰。未来研究应系统检查影响表达性写作效果的调节变量,如程序变量、被试变量,明确表达性写作的限制条件,进而明晰干预的受益人群,以便合理应用该干预手段。
4.写作主题的拓展。目前写作主题一般局限于创伤性经验或者应激,但也有少数研究指出,积极情感的表露也有助于个体身心的健康。未来研究需要对此进行深入考察。
参考文献
[1] PENNEBAKER J W. Confession, inhibition, and disease[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9, 22: 211-244.
[2] PENNEBAKER J W. Theories, therapies, and taxpayers: on thecomplexities of the expressive writing paradigm[J]. Clinical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2004, 11(2): 138-142.
[3] GREENBERG M A, STONE A A. Emotional disclosure abouttraumas and its relation to health. effects of previous disclosureand trauma sever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1992, 63(1): 75-84.
[4]HARBERKD,PENNEBAKERJW.Overcomingtraumaticmem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