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989 年提出了去抑制理论。[1]该理论认为,个体在应对生活中的消极体验时,大多数都主动抑制与消极体验有关的情绪。而这种抑制过程会使个体回避思考、产生闯入性思维,进而引起或加剧压力与疾病。表达性写作类似于疏导情绪的心理分析过程,帮助个体释放早期压抑的情绪、正视消极体验,以减少压力,最终获得更好的健康状况和免疫机能。研究发现,个体在参与表达性写作后,一些抑制的生理指标会有所下降,例如皮肤电、血压、肌肉紧张。[2]根据该模型可以假设:表达性写作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自身消极情绪的抑制程度,即越抑制情绪的个体越容易受益于表达性写作。但Greenberg 等发现,写作者在干预之前是否已经向其他人表露过创伤事件对于表达性写作的干预效果没有影响。[3]这表明,抑制模型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表达性写作,但并非主要原因。
(二)认知加工模型
该模型涉及到个体在感知层面对创伤性事件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有研究者认为,表达性写作能够帮助个体组织、建构创伤性记忆,使其对自我、他人以及世界建立起新的、更加适应和融合的图式。[4] Lutgendorf 等认为,此过程的认知加工不仅是在简单的语言层面上,而且需要个体主动地再次体验创伤性事件,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认知建构的积极作用。[5]
关于认知加工模型,还有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Klein 假设,个体认知轨迹的无组织性源于个体产生了占据工作记忆资源的压力性记忆。[6]工作记忆资源的短缺会阻碍推理和问题解决。而表达性写作有助于个体重建认知轨迹,释放工作记忆资源,进而促使个体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三)暴露模型
暴露模型假设,表达性写作使个体有机会正视、并再次暴露于早期回避的压力性体验或厌恶刺激,通过情绪唤醒以降低或消除消极情绪反应。Foa 和Kozak[7]认为反常的恐惧反应是由于个体在面对刺激时,收集了过多刺激所包含的错误信息,而个体再次暴露于该刺激时,则有机会获得更多正确信息。
(四)自我调节模型
2002年,King提出了较新的自我调节模型。该模型认为,创伤性体验会破坏个体正常的自我调节过程,个体通过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