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问题,同样涉及到描述与叙事的过程。
2督导中的描述和叙事
2.1叙事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中“叙事”的概念来自于叙事心理治疗。叙事心理治疗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在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
叙事疗法通过以下途径帮助人们解决困难:帮助人们把自己的生活及与他人的关系从他们认为压榨生命的知识和故事中区分出来;帮助他们挑战他们觉得受压抑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根据不同的和更倾向的关于个人自我的故事来重新塑造自己的生活。
叙事心理治疗由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在1980年代就提出,1990年代他们的书籍得以在北美发行,叙事心理治疗开始大为流行。怀特和爱普斯顿在其代表作《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们有关叙事心理治疗的观点和方法。
叙事心理治疗的盛行是与当代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分不开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心理治疗观念与方法有不同的影响。现代观点和后现代观点的最大区别在于两者对“真实”的看法不同。现代主义者崇尚客观的事实真相,因为它们能够加以观察及进行系统化的探讨,真相就是真相,不会因为观察的人或是观察的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而后现代主义则相信主观的事实真相,也就是说事实真相会随着使用的观察历程的不同而改变,事实真相取决于语言的使用,并且大部分受到人们所处的背景环境的影响。叙事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临床心理学的进入,诞生了叙事心理学。
2.2叙事
叙事,简单地说就是说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叙事,但叙事并非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相比之下,它具有表达内容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关于什么是叙事,有各种各样的表述,如“叙事是我们解释世界的源泉”;叙事是“人们理解自我生活和经历的方式,我们一直在故事中游弋”;叙事是“记述,或设计以表达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