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根据三年前的一个真实的督导案例写成的。女孩潜意识里的强迫性重复的力量影响了咨询师,导致咨询师连续犯了两次“错误”。通过这两次“错误”,在督导的帮助下,咨询师理解了女孩的内心世界,并在咨询关系中采取了措施来改变女孩“遗忘他人、并被他人遗忘”的命运。咨询师的错误,是反移情的行为表达。我们可以看到,在精神分析中,反移情是如何用来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的。
超越命运
曾奇峰
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性格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现代的心理学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是由他童年期的家庭关系决定的。或者说,是父母对孩子的方式和态度,造就了孩子的性格,这一性格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命运说起来多少有一点神秘主义的色彩。它好像是造物主算计人类的一个诡计:你一生是什么样子,早就被计划好了,不管你做出多大努力,都改变不了这个计划。从这个角度看一个人的奋斗,就显得十分可笑甚至可悲。
但是,就像性格不是不可以改变一样,一个人的命运也是可以改变的。仔细思考命运,会发现它也并非那么神秘。如果我们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性格,那我们的命运也可以是另一样子。这里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看看一位被童年经历或者命运限定的女孩是怎样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改变自己的性格和命运的。
阿晶,一个22岁的漂亮女孩,正在读大学三年级。在旁人看来,阿晶的三年大学生活过得平平静静,每天都重复着宿舍—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没有新意,也没什么波折。但阿晶的内心却远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平静。她有很多的苦恼,其中绝大部分苦恼来自人际关系。
也没有什么大的人际冲突,好多年来,阿晶甚至没有跟人红过一次脸,更不用说吵架了。准确地说,阿晶的人际关系的问题,恰恰就在于她几乎没有人际关系。例如,她的宿舍里共有六位女生。开始的时候大家相互都不认识,都是奉行“等距离外交”的政策,时间不长,另外五个女生就扎成了堆,她却成了孤家寡人,就像是被筛子筛出去了一样。经常的情景是,那五个女生一起出去上自习、逛街、看电影,她就一个人在宿舍里。她们也不是有意拒绝她,而是忘记了、忽略了,她成了寝室里的可有可无的人,有也不嫌多,没有也不嫌少。
曾经有一个男同学追求阿晶。阿晶心里是很高兴的,但表现出来的却是无动于衷,这样的内外的反差,让别人难受,让她自己更难受。更难受的是她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这种待人接物的方式。那个男生后来对自己的哥儿们说,我把网上能够查到的追女孩的技术都用了,结果我的感觉是,我一个人在舞台聚光灯下表演,她却在台下的黑暗里不动声色地看着,就像我在自娱自乐一样。在男孩失望而去之后,这话传到了阿晶那里,然后她真的在校园树林的黑暗中呆了一晚上,不过再没有一个男孩自娱自乐的表演可看,而是她一个人自己看自己流泪。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到大三的上学期,连这样的日子似乎也过不下去了。越来越严重的身体不适让阿晶简直觉得生不如死;全身没有一处是舒服的,特别是经常性的彻夜失眠,把她折磨得形销骨立。同学和辅导员看她越来越没精神,就问她怎么啦,她总是故作轻松地回答说,没什么。别人也就不好问得太多了。
既然是生不如死,那也要找一个好点的死法。跟那位在网上查找追女孩的技术的男孩一样,阿晶也在网上查找了自杀的方法。从数以百计的方法中,轻易就锁定了两种,而这两种之中选择哪一种,却让她有点犹豫。就在这个时候,校心理咨询中心的韦老师针对大学生作了一次心理健康方面的演讲,这次演讲至少是临时地中断了她的结束自己生命的计划,她心里想的是,心理咨询老师或许知道更好的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