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难懂?
翁瑜敏、张舜燕
人与人之间,若用“心”沟通,可成就一首可贵的生命共鸣曲;当心心相系的管道尚未架构完成,“言语”即成为沟通的必要元素。
话,藉口传述,它挥洒出一幅说话者心中的画;重要的是──听话的人,如何去解这幅画中之意。不是去钻研用了什么色彩、留了多少空白、表现了什么意象......而是要多去意会作画的人心中想表达的真话。如此一来,听别人说话,才能听得懂,有“沟”才能“通”。
活用沟通篇
◎你我,是否了解自己?
“不看人家一夜盖起高楼,不问苍天偏爱谁多,用我一片诚心一双手换得平安自在生活......”彰化师范大学曾汉荣教授表示,人生有多种现象,最悲惨的莫过于人不愿做真正的自己,于是他希望人人均像“农夫”歌词所显:“不信人情早已变得淡薄,不怕真心待人不保留。”
从事多年的辅导工作,曾汉荣教授觉得人我关系愈见疏离的台湾,最需要的即是沟通:“他人能否接受我们的意见,是否热衷与我们合作,泰半取决于我们怎样表达意见,亦即『怎么说』比『说什么』还重要。”而在沟通时,首要任务便是了解自我状态。曾汉荣教授根据美国学者柏恩(Bern)所提的沟通分析法 ──CPA,带领营队辅导爸妈及干部们认识到个人内在的三种面貌──父母、成人及儿童(Parent,adult,child简称CPA),“父母”是记录在脑海中的早期经验或教导概念;“成人”是理性分析、思考的概念;“儿童”则是感觉的概念。
◎你我,是“父母”、“成人”或“儿童”?
钡通方式可以呈现互补式沟通及交错式沟通(或称非互补式沟通),个人如何清楚认识自我的不同面貌,发展“成人”的自我状态,首先要检视自己的“儿童”,了解它的弱点;其次得清察自己“父母”的档案;亦要对别人的“儿童”敏感,迅速反应,对症下药;最重要的是稍安勿躁,让“成人”有时间认清“父母及儿童”的面貌,进而发展一套价值系统作为行事的准则。亦即双方沟通时,当一方全凭感觉行事(即“儿童”面貌),另一方若能及时敏锐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