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反省的角度看上期的五篇督導研究,特別讓我喜歡的就是陳金燕老師所提出的「自我覺察督導模式」(以下簡稱陳文)。翻開大一的諮商概論教科書可以看見,美國在1980 年有250 種心理治療的派別方法,到了1986 年則高達400 多種,反觀諮商輔導在台灣從1971 於彰化師大設立第一個輔導系到今天三十多年了,這麼久的時間卻沒有讓我們自己針對台灣的生活世界發展出多少更貼近在地經驗的諮商理論與技術(1),然而陳文提到的自我覺察督導模式卻隱約有了開始。陳文所提到的自我覺察在概念上貼近中國文人與知識菁英的自知與反省習慣;從自我覺察開始協助檢視諮商員的助人歷程,也很符合中國傳統從個人修身逐步擴展至人我關係的發展模式;尤其此模式特別強調需要檢視諮商員「『所做的』與『所認定的』之間的一致性」,更是直指目前諮商教育與諮商實務間的重要缺失,讓說一套做一套、有學歷卻沒能力、知行不一的諮商員有機會以如同精微諮商的方式,細細檢驗自身的所知與所行,以及此模式會要求諮商員反省自身對理論的選擇以及個人生活經驗的關係,亦是非常具有文化反省的味道;理論的生成總跟理論大師的自身經驗有所呼應。想像一下:佛洛依德的母親如果是一個嚴厲苛刻又時常虐待子女的婦人,則今天我們念到的會是戀母情結還是怨母情結?同樣的,諮商員面對多達數百種以歐美文化為背景的諮商理論學派,又怎能毫無懷疑的全盤接受?這種對全面移植毫無懷疑的態度,與諮商教育中對諮商理論的歷史發展脈絡與哲學背景向來缺乏重視頗有關係,陳文建議諮商員需從自身真實生活經驗反省個人對理論的選擇,確有文化反省的功能。
不過自我覺察督導模式仍有幾個可以討論的地方,首先是督導的行動,單就陳文的敘述來看,能完整執行此模式的督導似乎自身的覺察功夫需要非常紮實深厚,但是這樣的深厚覺察能力要從何而來,則是陳文中所未提到的,而一位自我覺察能力不足或不深的督導是否還能有效執行此一模式?甚或成了另一位知行不一的督導?其次,此模式的督導在行動上似乎偏向詢問與檢視,因而是否會相對減少了一般諮商員在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