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基于《学校教育法》, 在大学院研究科修完心理学专业博士课程前期课程或硕士课程, 具有一年以上心理临床经验者。第二, 基于《学校教育法》, 在大学院研究科修完心理学边缘诸学科博士课程前期课程或硕士课程, 具有两年以上心理临床经验者。第三, 在外国与上述第一条或第二条具同等以上学历及两年以上心理临床经验者。第四, 医师免许(执业证) 取得者, 取得后有两年以上心理临床经验者。第五, 基于《学校教育法》, 在四年制大学本科学完心理学或心理学边缘诸学科, 毕业后有五年心理临床经验者。对心理学专业课程或边缘诸学科课程皆有具体的规定, 详见拙著《咨询心理学》(张日昇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
日本现行的心理咨询人员培养和训练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即在大学中培养、在职培训和民间专业团体的培养。无论是哪一种培养方式, 均对培训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规定,并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从事临床实践活动以获得必要的临床经验。
我认为, 目前国内的大学应该加强与国外以及港台的大学合作, 借助他们的培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人员的经验。在此基础上, 在国内可以指定有条件的大学参照这些专业学科的课程, 有系统地开设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专业和课程, 以便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真正有实力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专业人材。
对于什么人适合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人员的问题,我的看法是: 心理学肯定先天素质的存在, 但并不承认”天生就是当咨询者的”事实。心理学固然对从事咨询工作的咨询者提出了一定的素质要求, 但更要求咨询人员必须通过教育、训练、研修等积蓄咨询经验。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有效性。我认为, 专业人员只要能按罗杰斯(C. R. Rogers)所要求的那样达到: ①共感的理解; ②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③真实性或一致性这三个条件,并经过严格的专业化、规范化的训练, 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人员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梁耀坚(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临床心理学家)任何一个内行的临床心理学家可以告诉你每一百人中,大约有一至两个人在一生中可能会患上严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