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心理治疗的前世今生
杨文登
顾名思义,循证心理治疗就是遵循证据进行心理治疗。它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症),寻找所有现存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证据,按照具体的标准进行评价,找出其中最佳的治疗证据,再按照这一证据所规定的方案来进行心理治疗。
自古代起,人们就以各式各样“奇特”的方式来对待心理病人。早期,人们在病人的头顶开洞,施展巫术“驱魔”,或干脆将其绑在柱子上烧死。后来,又试图把病人放到蛇窑恐吓,或烟熏女病人的阴道,甚至通过放血等方法来进行“治疗”。到了近代,麦斯麦使用催眠的方法治疗病人,但将疗效归功于所谓的“动物磁力”。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弗洛伊德举起了精神分析的大旗,宣称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一样,只是人们所罹患的一种病症,认为心理疾病不是什么神秘的力量所导致,也不代表什么不可告人的隐私,它完全可以通过谈话等方式来进行治疗。至此,心理治疗才开始作为一门科学与职业慢慢得到人们的认可。
然而,刚诞生不久的心理治疗立刻受到了心理学家艾森克的有力挑战。1952年,艾森克发表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富争议的文章——《心理治疗的有效性:一个评估》。在该文中,他回顾了涉及8053例心理治疗病人的24个研究报告,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病人在接受精神分析治疗时,治愈或显著改善的只有44%,接受折衷主义方法治疗的改善率为64%,而那些仅仅加以妥善看管或一般处理的病人的自愈率为72%。治愈率与心理治疗之间存在负相关,即心理治疗越多,治愈率越低。因此,艾森克得出结论,在心理治疗的有效性得到严谨的证明之前,就冒然断定“心理治疗一定有效”确实是一种冒险。艾森克的研究结论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很多人批评他所选择的原始研究没有得到严格的控制、每个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后续的跟踪研究不充分等等。这些批评当然并非没有道理,连艾森克本人也同意其中的一些批评。但是,心理治疗不受信任的“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即使艾森克最终否定了自己的研究结论,他也已经无法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