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精神的流行病学调查。这是开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基础。自1958年以来,我国各地精神卫生专业工作人员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城乡精神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掌握全社区人口中各种精神的患病率,病人的治疗与管理情况,病人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从而制定本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规划和措施。调查方法一般可参照国内协作单位编写的《精神流行病学调查手册》进行。对查到的各类精神病人,人人建卡,并记录全部资料,一般以首次普查时统计的数字为基础,每年均以12月31日为时点进行一次复查,统计出每年该社区的患病率,病人精神状况和劳动能力情况,并以此作为来年精神卫生工作计划安排的依据。
2.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⑴精神的社区医疗工作。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应该坚持方便病人、及时诊治、防治结合、连续服务的原则。社区门诊医疗是最基本的服务形式。大多数精神病人病程迁延,呈慢性发展,需要接受终身的精神卫生服务。病人出院以后,也需要定期在门诊随访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门诊部还应该开展心理卫生咨询、危机干预及对其他科病人进行精神科的会诊医疗工作。出诊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某些拒绝来院就医的病人,社区精神卫生医生可以随时出诊,以及时进行诊断及治疗。对于拒绝住院或根据病情可以在家庭进行治疗的病人,可以设立家庭病床,定时到病人家庭进行访视。病人在家属照顾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社会性劳动,对于的康复十分有利。社区住院部可以收治症状明显、家庭照顾有困难,或具有自伤、伤人、影响社会秩序的病人。区、县级精神卫生所或乡医院,可以根据所在社区的居民人数,设立一定数目的精神病住院床位,以解决本社区急重病人的住院需要。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还应协助街道办好精神病人工疗站。精神科医生定期到工疗站巡诊,检查病人及指导治疗。此外,还应定期到居委会了解在看护网照顾下的精神病人情况,及时对监护人员给以精神卫生知识的指导。帮助基层及时发现新病人,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如果有条件,还可因地制宜地开展特殊群体的心理卫生工作。比如深入到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幼儿园等单位,以提供精神卫生服务。
⑵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