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担任小学校长,现在早已离休在家的老教育工作者痛心地说:“现在某些家长,根本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摧残孩子,当孩子在自己家里找不到家的感觉时,我们的教育就彻底失败了。”
不少教育专家也指出,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但是很多家长却把家当成了教室的延伸,把孩子当成了实验室中的学习机器,“家庭教育的误区正在伤害着我们的孩子”!
误区一:只抓学习
父母们每天都说一句相似的话:要好好学习
一位小学老师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小陆在班里学习中等,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学生,最近老师发现她有小偷小摸的习惯。为了更好地教育小陆,老师请来了她的父母,当这对父母听说小陆偷东西时,没有太多的反应;而当老师提到,小陆的学习成绩这段时间有所下降时,父母一下子急了,说:“小偷小摸的毛病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改正,但是学习不好可是影响一辈子的大事!”
“我们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幽默地说:“虽然全国的父母从来没有在一起开过会,但是全国的父母每天却说着非常相似的话:要好好学习,只要学习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孩子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的首要任务。据报道,2003年北京市人均教育支出达到了上千元,比1997年增长了1.9倍,平均每年递增19.6%。
但是父母的教育似乎只局限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追求上。孙云晓介绍,很多父母甚至为了保证孩子成绩好而放弃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一项刚刚完成的全国城市青少年儿童生活习惯调查显示,35.5%的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有时间才可以做运动”,还有11.3%的父母认为“为了学习,孩子少睡点没关系”。
“父母的高期望,给孩子带来的往往是无望”,“知心姐姐”卢勤碰到了不少这样的家庭悲剧。
一天,一位母亲给卢勤打电话:“我女儿只差几分未被北大录取,吃了安眠药,现正在医院抢救……”这名女孩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一心想上北大。结果录取通知书发下来才知道,女儿因几分之差被北京另一所重点大学录取。虽然这也是一所相当不错的学校,但这女孩从此便一言不发,借机跑到公园自杀。
她的父母哭着对卢勤说:“我们的心都要碎了。女儿是我们的全部,可女儿的全部是北大……”
“这两个‘全部’就是问题所在”,卢勤说,“父母除了孩子以外还有事业、生活、社会责任等”,正是由于他们把女儿当作生活的全部,女儿的“全部”才变成了北大,“这太绝对了,人生变成了只有一条道儿,很容易把自己逼上绝路。”
误区二:事事包办
家长过度保护会使孩子变得无能
小培老师现在在北京中关村附近一所学校当班主任,她觉得现在带班越来越难了。
一次,小培看到教室地上有一支铅笔,就捡起来问是哪位同学的,结果没有一个同学认领。
“孩子们并不是不想要这支铅笔,而是他们确实不知道那是不是自己的”,小培老师说,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每天都是由父母帮助收拾书包,因此,很多孩子根本不清楚自己都有什么“装备”。小培老师说,现在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事事包办。
“父母的过度保护已经使孩子越来越无能了。”卢勤介绍,一次,她带领几十个城市的孩子到齐齐哈尔市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搞夏令营,第一天早上发鸡蛋,一个二年级的小姑娘眼巴巴地盯着一个煮熟的鸡蛋,不知怎么下手。一问才知道,每天早上都是妈妈给她把鸡蛋剥好了,因此她只见过“白的、软软的鸡蛋”,不知道“黄的、有硬皮的”也是鸡蛋。
家长的这种关照不仅使孩子在生活上变得无能,而且也使他们的思想变得无能。
郭颖小学毕业后就被送到美国,刚到美国时她发现,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国的孩子很有主见而中国的孩子事事都要与老师、同学商量。“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郭颖举了一个例子,在美国一个孩子生病了,家长带他上医院前,先要征求他的意见:有两种治病的办法让孩子选择,中医———不打针,但慢;西医———打针,但快。“其实,美国家长的做法不仅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学会作决定,同时承担所作决定的后果,比如打针的‘疼’和不打针的‘慢’”。在这样的过程中,美国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有主见,他们在作决定的同时也清楚地知道这个决定带来的后果将是什么。但是中国的家长常常事事都为孩子想到了,孩子慢慢地丧失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即使作了判断也很难为结果负责。
北京某高校做后勤工作的方老师告诉记者,那些被罩都要等着家长来换的学生,在学校里通常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他们无法在一个集体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样的孩子即使大学毕业了,也只能是块废才”。
误区三:无原则的爱
家长的溺爱使孩子变得冷漠、无情
北京某中学的一次学生与家长互动的专题活动上,一位妈妈在录音中哭着讲述了一件事。元旦前的一天,是这位妈妈的生日,妈妈买了一个蛋糕。
儿子几口就把蛋糕吃了,妈妈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高兴之余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便对儿子说:“儿子,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听了这话,儿子先是一愣,紧接着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录音中,妈妈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未必知道怎么去爱孩子”,卢勤老师说。
去年年底一个刮大风的日子,在轻轨站,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在记者身边转悠。记者和他搭话,他告诉记者,他每天在这里等妈妈一起回城北的家。
大约十几分钟后,这个男孩儿的妈妈来了,手里拿着一盒外卖的“吉野家”鸡肉饭,男孩拿起就吃,快吃完的时候他似乎想起了什么,把饭盒向妈妈面前让了让。妈妈却说:“瞎让什么,我要吃还不会自己买?”儿子吃完饭就向站台跑去,临跑前没有忘把自己的书包扔给已经背了两个包的妈妈。
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经说过,父母对孩子过分的爱,不仅不能让孩子学会爱,反而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家庭的中心,进而变得自私,甚至变得冷漠、无情。
孙云晓老师说:“教育的核心是心育”,对于家庭来说,对孩子的“心”进行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误区四:不打不骂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
“鼓励孩子是对的,批评孩子同样也是对的。”孙云晓对记者说。
有专家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不善于表扬和鼓励孩子,这使很多孩子缺乏自信,于是有不少教育专家呼吁,要告诉孩子你真棒!
但是,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孩子说不得了。
小培老师介绍了这样一件事:一名女生没有完成作业,她的班主任简单地批评了几句,没想到中午这名女生就从学校“出走”了,下午班主任和学校领导陪着家长四处找她。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在家里很少挨批评,只要有一点儿不顺心就受不了,他们太脆弱了。”小培老师说。
据了解,很多家长不仅自己在家里很少批评孩子,孩子在学校里受到批评也不答应。小培老师介绍,家长们经常因为孩子在学校里挨了批评找到学校,而且这些家长根本不问孩子到底有什么问题,只是和老师理论为什么欺负孩子。“越是这样,孩子们越是听不得批评”。
其实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老师们不再敢“尽心尽力”地教育孩子了。
“家长要学会向孩子说‘不’”,孙云晓老师指出,没有挫折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孩子没有经历挫折“会变得脆弱异常”,因此,要让孩子的生活中有禁区,他们犯了错误要受到惩罚,要让孩子懂得有些规则是无法动摇的,有些过失是要自己承担后果的。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是很多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同时又恨铁不成钢。其实,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就是父母的不当教育造成的,正如卢勤老师所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但“病根”很可能就出在父母身上。 (编辑:闻山)
不少教育专家也指出,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但是很多家长却把家当成了教室的延伸,把孩子当成了实验室中的学习机器,“家庭教育的误区正在伤害着我们的孩子”!
误区一:只抓学习
父母们每天都说一句相似的话:要好好学习
一位小学老师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小陆在班里学习中等,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学生,最近老师发现她有小偷小摸的习惯。为了更好地教育小陆,老师请来了她的父母,当这对父母听说小陆偷东西时,没有太多的反应;而当老师提到,小陆的学习成绩这段时间有所下降时,父母一下子急了,说:“小偷小摸的毛病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改正,但是学习不好可是影响一辈子的大事!”
“我们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幽默地说:“虽然全国的父母从来没有在一起开过会,但是全国的父母每天却说着非常相似的话:要好好学习,只要学习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孩子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的首要任务。据报道,2003年北京市人均教育支出达到了上千元,比1997年增长了1.9倍,平均每年递增19.6%。
但是父母的教育似乎只局限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追求上。孙云晓介绍,很多父母甚至为了保证孩子成绩好而放弃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一项刚刚完成的全国城市青少年儿童生活习惯调查显示,35.5%的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有时间才可以做运动”,还有11.3%的父母认为“为了学习,孩子少睡点没关系”。
“父母的高期望,给孩子带来的往往是无望”,“知心姐姐”卢勤碰到了不少这样的家庭悲剧。
一天,一位母亲给卢勤打电话:“我女儿只差几分未被北大录取,吃了安眠药,现正在医院抢救……”这名女孩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一心想上北大。结果录取通知书发下来才知道,女儿因几分之差被北京另一所重点大学录取。虽然这也是一所相当不错的学校,但这女孩从此便一言不发,借机跑到公园自杀。
她的父母哭着对卢勤说:“我们的心都要碎了。女儿是我们的全部,可女儿的全部是北大……”
“这两个‘全部’就是问题所在”,卢勤说,“父母除了孩子以外还有事业、生活、社会责任等”,正是由于他们把女儿当作生活的全部,女儿的“全部”才变成了北大,“这太绝对了,人生变成了只有一条道儿,很容易把自己逼上绝路。”
误区二:事事包办
家长过度保护会使孩子变得无能
小培老师现在在北京中关村附近一所学校当班主任,她觉得现在带班越来越难了。
一次,小培看到教室地上有一支铅笔,就捡起来问是哪位同学的,结果没有一个同学认领。
“孩子们并不是不想要这支铅笔,而是他们确实不知道那是不是自己的”,小培老师说,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每天都是由父母帮助收拾书包,因此,很多孩子根本不清楚自己都有什么“装备”。小培老师说,现在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事事包办。
“父母的过度保护已经使孩子越来越无能了。”卢勤介绍,一次,她带领几十个城市的孩子到齐齐哈尔市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搞夏令营,第一天早上发鸡蛋,一个二年级的小姑娘眼巴巴地盯着一个煮熟的鸡蛋,不知怎么下手。一问才知道,每天早上都是妈妈给她把鸡蛋剥好了,因此她只见过“白的、软软的鸡蛋”,不知道“黄的、有硬皮的”也是鸡蛋。
家长的这种关照不仅使孩子在生活上变得无能,而且也使他们的思想变得无能。
郭颖小学毕业后就被送到美国,刚到美国时她发现,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国的孩子很有主见而中国的孩子事事都要与老师、同学商量。“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郭颖举了一个例子,在美国一个孩子生病了,家长带他上医院前,先要征求他的意见:有两种治病的办法让孩子选择,中医———不打针,但慢;西医———打针,但快。“其实,美国家长的做法不仅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学会作决定,同时承担所作决定的后果,比如打针的‘疼’和不打针的‘慢’”。在这样的过程中,美国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有主见,他们在作决定的同时也清楚地知道这个决定带来的后果将是什么。但是中国的家长常常事事都为孩子想到了,孩子慢慢地丧失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即使作了判断也很难为结果负责。
北京某高校做后勤工作的方老师告诉记者,那些被罩都要等着家长来换的学生,在学校里通常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他们无法在一个集体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样的孩子即使大学毕业了,也只能是块废才”。
误区三:无原则的爱
家长的溺爱使孩子变得冷漠、无情
北京某中学的一次学生与家长互动的专题活动上,一位妈妈在录音中哭着讲述了一件事。元旦前的一天,是这位妈妈的生日,妈妈买了一个蛋糕。
儿子几口就把蛋糕吃了,妈妈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高兴之余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便对儿子说:“儿子,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听了这话,儿子先是一愣,紧接着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录音中,妈妈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未必知道怎么去爱孩子”,卢勤老师说。
去年年底一个刮大风的日子,在轻轨站,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在记者身边转悠。记者和他搭话,他告诉记者,他每天在这里等妈妈一起回城北的家。
大约十几分钟后,这个男孩儿的妈妈来了,手里拿着一盒外卖的“吉野家”鸡肉饭,男孩拿起就吃,快吃完的时候他似乎想起了什么,把饭盒向妈妈面前让了让。妈妈却说:“瞎让什么,我要吃还不会自己买?”儿子吃完饭就向站台跑去,临跑前没有忘把自己的书包扔给已经背了两个包的妈妈。
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经说过,父母对孩子过分的爱,不仅不能让孩子学会爱,反而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家庭的中心,进而变得自私,甚至变得冷漠、无情。
孙云晓老师说:“教育的核心是心育”,对于家庭来说,对孩子的“心”进行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误区四:不打不骂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
“鼓励孩子是对的,批评孩子同样也是对的。”孙云晓对记者说。
有专家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不善于表扬和鼓励孩子,这使很多孩子缺乏自信,于是有不少教育专家呼吁,要告诉孩子你真棒!
但是,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孩子说不得了。
小培老师介绍了这样一件事:一名女生没有完成作业,她的班主任简单地批评了几句,没想到中午这名女生就从学校“出走”了,下午班主任和学校领导陪着家长四处找她。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在家里很少挨批评,只要有一点儿不顺心就受不了,他们太脆弱了。”小培老师说。
据了解,很多家长不仅自己在家里很少批评孩子,孩子在学校里受到批评也不答应。小培老师介绍,家长们经常因为孩子在学校里挨了批评找到学校,而且这些家长根本不问孩子到底有什么问题,只是和老师理论为什么欺负孩子。“越是这样,孩子们越是听不得批评”。
其实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老师们不再敢“尽心尽力”地教育孩子了。
“家长要学会向孩子说‘不’”,孙云晓老师指出,没有挫折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孩子没有经历挫折“会变得脆弱异常”,因此,要让孩子的生活中有禁区,他们犯了错误要受到惩罚,要让孩子懂得有些规则是无法动摇的,有些过失是要自己承担后果的。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是很多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同时又恨铁不成钢。其实,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就是父母的不当教育造成的,正如卢勤老师所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但“病根”很可能就出在父母身上。 (编辑: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