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零花钱是哪里来的吗?可能大部分都是家长的“馈赠”吧。然而,在英国,孩子们的零花钱却来自劳动所得。据《每日电讯报》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几乎2/3的英国孩子要靠干家务赚取零花钱。英国哈利法克斯市储蓄所所长彼得·杰克逊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才能更好地领会金钱的意义,并学会如何花钱。
靠劳动赚钱能让孩子懂得金钱的可贵
在英国父母的观念里,让孩子们感受金钱的来之不易,远比让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家长的给予来得重要。
所以,家长一般都会将家庭的经济状况告知孩子,父母如何给孩子零花钱也会取决于家庭状况,家境比较好的孩子,零花钱会多些,家境差的就会少些。但不管是多是少,孩子们的零花钱都应该通过劳动来换取。因为父母担心,一旦金钱是不劳而获的,孩子们将不能理解金钱和劳动之间的关系,不知珍惜所得,进而逐渐变为纨绔子弟。
例如,大部分英国孩子都会使用手机,因此父母每个月就要为小孩支付10英镑(约合人民币140元)左右的手机费。这笔钱虽说不算很多,但如果要求孩子必须用劳动去换取这些有限的收入,如收拾房间、修剪草坪、洗车和洗衣服等,他们就必然要小心地计算如何使用自己的珍贵所得,从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学会在付出与得到之间取得平衡。
家庭金钱交易只是教育手段
尽管在一些人看来,家长与孩子进行金钱交易会有损家庭关系,但实际上,让孩子通过做事来换取零花钱只是教育方式而已,家庭关系并非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记者采访过一个失业工人的家庭,他的4个孩子都还不到12岁,然而他们却都很清楚父亲是什么时候失业,什么时候找到工作的。他们在父亲失业时为家庭付出的劳动都是免费的,完全是为了帮助父母。而当父亲重新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得为孩子的劳动付费了。这时,孩子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用劳动去换他们的零花钱,分享父亲获得工作和金钱的快乐。
家长鼓励孩子向政府贷款
由于英国孩子从小就在学习如何赚钱和如何花钱,所以等到成年,父母就会让他们掌管起自己的账户。
按照《家族》杂志的统计,虽然大部分的英国父母不像传说中那样在孩子18岁以后就撒手不管,让孩子“自生自灭”,但仍有不少家长鼓励孩子通过向政府贷款来支付自己大学期间的生活费。
有些孩子每年要向政府借3000—4000英镑(约合人民币4.2—5.6万元)来负担日常的开支,那么3年大学教育下来,毕业生负债1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4万元)就成了很常见的事情。而所有这些贷款都要靠孩子工作后自己偿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