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如何让孩子从动画片中得到积极的影响,避免减少不良影响,是家长最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让孩子成为主动的认知建构者,勿让孩子停留于消极被动的欣赏浏览者的角色。
父母应随机引导孩子谈论、比较、评价动画片中的人物、情节,让孩子讲述其中优美的文学语言,真正体验其精神实质。
二、父母要筛选动画片,给孩子提供健康、积极的动画片。
三、幼儿期是感觉发育的快速期,这时孩子柔嫩的器官对有害的视、听觉刺激敏感性比较高,所以应尽量避免孩子长时间或近距离看电视,同时电视的音量也不要过高。
专家提醒:
很难说清孩子为什么那么迷动画片,我只是觉得,关于人的心灵世界,千万不要以为什么都可以找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理由,更不要以为如果找不到足够的理由,就认为那没价值。
当我们说不清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许可以像孩子一样投入地看一回,用大脑去体悟可能比用嘴去解释更好;自己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也许比直接问专家要好。
有一阵,女儿非常喜欢看《葫芦娃》,也常常在游戏时当“水娃”。一天我心血来潮像女儿那样当起了水娃,当我变成“水娃”喷水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有力量!我开始明白孩子为什么都喜欢当水娃、孙悟空、黑猫警长这些看起来威力无比的角色了,这是他们的梦想,这能让他们感到自己有力量!同样,那些生动、富有想像力、张扬着正义和人类纯真情感的动画片,都会让孩子体会到真善美。
专家提醒:
对孩子来说,动画片的功能与游戏类似,都具有象征性的自我教育意义;同时也是孩子人生的一种经验,是对孩子学习、想像力等的一种激发。
调查表明,外国一些经典优秀动画似乎更受孩子欢迎,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狮子王》、《猫和老鼠》等。主要原因是这些动画片制作精良,人物形象可爱,想像大胆丰富。而国内的动画片除了制作技术问题,还有可能太过于强调教育意义,因此有时故事情节复杂,画面单调,节奏较慢等,不太符合孩子的审美特点。当然,我们有理由对国产动画片有更多的期待。
必须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动画片都是以儿童为对象的,也有成人动画片,因此家长要严格为孩子选择。像《蜡笔小新》,宣扬暴力、恐惧、色情,是成人的休闲娱乐动画片,属儿童不宜。还有一些动画片充满着打斗的暴力场面,孩子容易模仿,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专家提醒:
这一代的孩子,在动画片、电脑游戏、网络包围的环境中成长。很多家长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膨胀,担心自己的孩子从中受到不良影响。但是只要我们用心陪伴孩子、帮助孩子进行选择,孩子仍然可以从中受益。
推荐动画:
《蓝猫》、《成语动画廊》、《天线宝宝》——孩子可以从中学语言、学生活、学知识。
《米老鼠和唐老鸭》、《小精灵卡斯比》、《大力水手》、《叮当》——这些充满想像力的作品,不仅给孩子愉悦的享受,对孩子的想像力也蛮有启发。
动画电影则每年都有好片大片推出,不仅画面精美,配音、音乐令人陶醉,情节也很正面、充满人文气息、有好的价值观的体现,比如《狮子王》、《天空之城》、《美女与野兽》、《泰山》、《海底总动员》、《熊的传说》等等,都是充满亲情、赞扬善良的作品。
孩子看动画片,除了需要有所选择,适当控制时间也很重要。父母抽空可以陪孩子看看动画片,给他解释其中的一些情节,既让孩子增长见识,又可以享受亲子时光。
专家提醒:
关于动画片,我认为家长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成人不能剥夺孩子看动画片的权利,这是当代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家长除了关心动画片对孩子知识、道德层面的教育,应该更关心动画片的图像、声音、人物等传递的美学价值和娱乐价值,关心它对孩子快乐童年的意义。
三、动画片中不能宣扬血腥和暴力、不能漠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如拿同情心、分享等美好的品质大开玩笑),如果这两点都做到了,这部动画片基本上是合格的。
当然,合格的动画片未必是精品,这里有一个分辨的角度问题。孩子未必就喜欢那些成人认为精致和完美的动画片,他们可能更喜欢那些在成人的眼里太过简单、无情节的动画片,更留意动画人物的动作和标志性的重复性的语言。如《天线宝宝》,许多家长就认为没什么意思,但是低龄的孩子就是喜欢天线宝宝出场打招呼和谢幕再见的场景,从不厌倦。不要将太多的知识性和道德性的教育价值寄托在动画片的观赏过程中,我们希望孩子们得到一种愉悦和欢乐。
有一种现状是需要改变的,即将动画片作为Babysitter(保姆),家长忙自己的事,将孩子的空余时间完全交给动画片。一年前我在国外待过一段时间,住在一个当地人的家里。这家的三个孩子会在每天的清晨、晚饭前观看一段时间的动画片,但时间不长。那么,大量的在家中的时间怎么度过呢?原来,阅读是孩子们最乐于做的事情,自己看图画书,或是父母晚饭后为孩子们读故事书……
离开了动画片的日子,孩子依然可以快乐生活。这绝不是否认动画片对儿童成长的积极意义,只是家长不要将动画片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唯一玩伴,否则无论选择多么精细、科学,它带给儿童成长的心灵营养也是有限的、不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