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学生口头禅的研究表明,近八成学生在日常用语中表现出负面情绪
面对现代的高中生,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当今社会,学生处在开放、复杂、浓郁的多元文化氛围中。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素养及人生态度。口头禅是学生生活感受的侧面反映,通过口头禅或许能了解当代高中学生生活想法及人生态度。带着这个问题,这学期我们对1951名高一到高三的在校学生进行有关口头禅的调查。我们试图按照口头禅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分类。将日常用语表现出正面情绪的学生归为红色,表现出中性情绪的归为白色,负面情绪则归为黑色。调查结果显示,77.35%的学生对生活感受的表现均有黑色倾向。其中负面情绪又包括愤怒型、暴力型、贬鄙型、下流型等,例如:去死吧、我杀你、真笨、滚。
口头禅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忧虑
个人生活感受和环境不同,对口头禅的影响较大,导致研究结果有较强的分散性,为了能更好地看出规律,我们选取排名前九位的选项进行讨论(见下表)。
从学生的口头禅的内容看,整体较倾向于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特点,但也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忧虑。具体说,可以发现学生口头禅中存在以下特征:
1、以心理描述为主,烦、闷、累是主调。
分析结果显示,66.1%的学生口头禅都以描述自己的心情为主,并且负面情绪占45.32%,大大超过正面情绪。由于高中课程紧张,学生感到压力大,这种压力在口头禅中得以充分表现,也是学生宣泄压力的一种方式。
2、文明水准有待提高,日常礼貌用语边缘化
日常礼貌用语在学生口头禅中发生了变异,学生间的交流出现了低级下流用语(主要是男同学间),反映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个人素养降低,从而影响班风、学风和校风。同时也可以发现女同学对于日常礼貌用语使用率高于男同学,学生见到老师时也能主动问好。
3、学习仍居第一位,考试、高考为最重。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又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能够完成学习的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有一定压力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压力过大,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就必然会使其产生心理失调,经常会为自己的学习问题而苦恼。在学习问题上女生比男生容易忧虑,“又要考试了……”也成了成绩较好学生的口头禅。
口头禅为学校德育工作找到着力点
从学生最常的用语中折射出对生活的烦恼、对学习的忧虑、对文明礼仪的缺失,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上描述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的德育素质在下滑。作为现存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却会让我们在惊诧与漠视之间,在加强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加以反思:作为学校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中,究竟要怎么做,又该做些什么呢?
一、应把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在当前,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校园内五花八门的课桌文学、墙壁上的污言秽语随处可见,上课迟到早退、讲粗话、乱扔纸屑果皮等不良行为也禁而不绝。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学生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有的学生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尊重别人为何物,难以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中出现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现象,是礼仪教育缺失造成的。而礼仪与道德的关系又是极为密切的,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通过谦恭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优雅得体的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是人的内在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和思想境界的体现,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因此,把礼仪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是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除烦恼
现在的中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不少人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差,从小就承受着学习的压力,家长对他们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大部分家长的心愿。子女考试分数的高低成了家庭气氛的指示灯。这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十分脆弱,甚至身心发展扭曲变形,所以重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调节尤其显得重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加强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教育
由于教育评价机制的问题,升学率成了普通中学的近乎唯一的追求目标,有些班主任以考大学为诱饵,甚至出现“读书为了挣大钱娶美女”论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困惑、思想难题,学生的理想只是获得好成绩,能考上名牌大学,为了取得好成绩可以不择手段。在这种由家长、学校,以至整个社会哄抬起来的“高考文化”的氛围中,使学生迷失了学习目标,迷失了道德底线。而理想是学生的灵魂,如果只“育身”不“育心”,培育的只能是没有灵魂的人;如果只“育才”不“育德”,其教育产品就如同没有生命的机器人。为此德育工作的首要课题是对学生进行崇高理想教育,通过教育让学生对丑恶要有羞耻心,对科学要有好奇心,对事业要有进取心,对社会要有责任心,对人生要有平常心。
面对现代的高中生,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当今社会,学生处在开放、复杂、浓郁的多元文化氛围中。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素养及人生态度。口头禅是学生生活感受的侧面反映,通过口头禅或许能了解当代高中学生生活想法及人生态度。带着这个问题,这学期我们对1951名高一到高三的在校学生进行有关口头禅的调查。我们试图按照口头禅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分类。将日常用语表现出正面情绪的学生归为红色,表现出中性情绪的归为白色,负面情绪则归为黑色。调查结果显示,77.35%的学生对生活感受的表现均有黑色倾向。其中负面情绪又包括愤怒型、暴力型、贬鄙型、下流型等,例如:去死吧、我杀你、真笨、滚。
口头禅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忧虑
个人生活感受和环境不同,对口头禅的影响较大,导致研究结果有较强的分散性,为了能更好地看出规律,我们选取排名前九位的选项进行讨论(见下表)。
从学生的口头禅的内容看,整体较倾向于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特点,但也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忧虑。具体说,可以发现学生口头禅中存在以下特征:
1、以心理描述为主,烦、闷、累是主调。
分析结果显示,66.1%的学生口头禅都以描述自己的心情为主,并且负面情绪占45.32%,大大超过正面情绪。由于高中课程紧张,学生感到压力大,这种压力在口头禅中得以充分表现,也是学生宣泄压力的一种方式。
2、文明水准有待提高,日常礼貌用语边缘化
日常礼貌用语在学生口头禅中发生了变异,学生间的交流出现了低级下流用语(主要是男同学间),反映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个人素养降低,从而影响班风、学风和校风。同时也可以发现女同学对于日常礼貌用语使用率高于男同学,学生见到老师时也能主动问好。
3、学习仍居第一位,考试、高考为最重。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又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能够完成学习的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有一定压力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压力过大,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就必然会使其产生心理失调,经常会为自己的学习问题而苦恼。在学习问题上女生比男生容易忧虑,“又要考试了……”也成了成绩较好学生的口头禅。
口头禅为学校德育工作找到着力点
从学生最常的用语中折射出对生活的烦恼、对学习的忧虑、对文明礼仪的缺失,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上描述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的德育素质在下滑。作为现存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却会让我们在惊诧与漠视之间,在加强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加以反思:作为学校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中,究竟要怎么做,又该做些什么呢?
一、应把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在当前,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校园内五花八门的课桌文学、墙壁上的污言秽语随处可见,上课迟到早退、讲粗话、乱扔纸屑果皮等不良行为也禁而不绝。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学生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有的学生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尊重别人为何物,难以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中出现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现象,是礼仪教育缺失造成的。而礼仪与道德的关系又是极为密切的,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通过谦恭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优雅得体的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是人的内在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和思想境界的体现,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因此,把礼仪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是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除烦恼
现在的中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不少人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差,从小就承受着学习的压力,家长对他们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大部分家长的心愿。子女考试分数的高低成了家庭气氛的指示灯。这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十分脆弱,甚至身心发展扭曲变形,所以重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调节尤其显得重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加强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教育
由于教育评价机制的问题,升学率成了普通中学的近乎唯一的追求目标,有些班主任以考大学为诱饵,甚至出现“读书为了挣大钱娶美女”论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困惑、思想难题,学生的理想只是获得好成绩,能考上名牌大学,为了取得好成绩可以不择手段。在这种由家长、学校,以至整个社会哄抬起来的“高考文化”的氛围中,使学生迷失了学习目标,迷失了道德底线。而理想是学生的灵魂,如果只“育身”不“育心”,培育的只能是没有灵魂的人;如果只“育才”不“育德”,其教育产品就如同没有生命的机器人。为此德育工作的首要课题是对学生进行崇高理想教育,通过教育让学生对丑恶要有羞耻心,对科学要有好奇心,对事业要有进取心,对社会要有责任心,对人生要有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