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高三的李骅是老师眼中的“尖子生”,但最近他的成绩却一路下滑。李晔说,每次测试前两天,他总是担心自己考不好,觉得还有许多知识点没有复习到,离理想中的大学越来越远。直到深夜,还翻来覆去睡不着。结果成绩越来越差,失眠、紧张、不安都接踵而来。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科主任季建林:李骅这样的表现是典型的预期性焦虑,在生活中很常见。通常,这类患者会非常担心即将发生的事件出现最坏的结局,他们会时刻等待不幸的到来,从而表现出很消极的心态。患有这类焦虑症的人,总是有很强的挫折感,会认定某些尚未发生的事存在威胁,对其产生紧张不安、担忧害怕的情绪。
同时,他们还会对引起焦虑的事难以适应,而且愈演愈烈,对事情的细枝末节也极为敏感,甚至因此终日烦躁而难以自拔。期待性焦虑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0%,中年女性、学生、工作压力大的人都是高发人群。 出现预期性焦虑不必过度担心,这只是一种心理障碍,并不属于精神疾病,经过适当的调整和治疗完全可以治愈。
首先,要减少自我关注,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用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例如运动、音乐等;其次,要增强自信心,在困难面前,不要担忧前景黯淡,要用成功的经历激励自己;再次,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只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就可以了,不要过分注重结果;最后,要避免自尊心过强,自尊心太强容易患得患失,为尚未发生的事情担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