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长心理 > 亲子心理 > 儿童心理行为健康教育与促进

儿童心理行为健康教育与促进

来源:互联网   
人气:

育儿生活指南:儿童心理行为健康教育与促进 一个健康宝宝的成长涵盖了婴幼儿的营养、健康、智力开发和情感培养等多方面的知识,年轻的父母们怎样才能正确的学会这些育婴知识呢?生活家特别联合摇篮网推出全面的育儿生活指南资讯,为父母的育儿生活提供最实用的参考信息,让年轻父母“轻松做爸妈”! 儿童心理行为健康教育与促进 儿童心理问题现状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孩子的培养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爱心,但是

育儿生活指南:儿童心理行为健康教育与促进

一个健康宝宝的成长涵盖了婴幼儿的营养、健康、智力开发和情感培养等多方面的知识,年轻的父母们怎样才能正确的学会这些育婴知识呢?生活家特别联合摇篮网推出全面的育儿生活指南资讯,为父母的育儿生活提供最实用的参考信息,让年轻父母“轻松做爸妈”!

儿童心理行为健康教育与促进

儿童心理问题现状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孩子的培养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爱心,但是家长们大多对孩子的身体成长、智力开发和文化、艺术等教育予以足够的关注,却往往忽略了那些潜在的儿童心理发育问题。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已经上升到10-20%,因此,家长和老师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关注一下孩子的心理健康?

学龄前儿童即存在心理问题

学龄前儿童指的是3-7岁的儿童。随着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学龄前儿童的情绪、情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期儿童活泼好动、情绪稳定性差、好奇心强、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易冲动,对情感和情绪的调节性较差,易出现好发脾气、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吸吮手指等紧张性行为等,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小,吃饱、穿暖就行了,而要注意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关注儿童的各种心理需求,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

6-7岁儿童心理问题突出

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儿童的调查显示,6-7岁的儿童心理问题最多,检出率为18.63%,他们刚刚入学,一时难以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难以克服与熟悉的老师和幼儿园小朋友的分离焦虑,容易胆怯、情绪不稳定。进入小学接触到全新的学习内容,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困难甚至厌学情绪,此时家长要注意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对孩子的情绪及时疏导。

心理障碍已成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头号大敌

我国城乡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发现,16.79%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小学生9.7%,初中生13.76%,高中生18.79%,主要表现在学习困难、焦虑、抑郁、行为障碍、睡眠障碍等方面。然而父母过分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忽视孩子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需要,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疏离,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结果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儿童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

一、特殊的社会转型造成事实家庭亲情分离

离婚率增加,父母离异前的争吵导致孩子接受的负性情绪较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易出现过分早熟,对人冷漠、交往不良、敌意和品行障碍等;家长在外地工作,留守儿童大多数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可塑性强,自制力差,如果缺乏成人适当的约束和科学的引导,很容易形成任性、自我为中心、自私等性格,也有部分儿童纪律松弛、行为散漫、固执倔强,出现学习困难。

二、母亲孕、产期情绪差的孩子心理问题多

母亲孕期的身体和情绪状况,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和身体发育都会产生影响;母亲患病或情绪不好如果持续到哺乳和养育阶段,会影响养育方式,自身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三、独生子女心理问题多

独生子女出现心理问题最多,主要表现在一些生活优越、学习比较好的孩子身上,他们经受不了挫折,考试成绩不理想、同学关系出现问题等都会使他们出现心理问题;平日在家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刚刚上幼儿园、小学时,无法适应、融入到学校的大环境,一时无法接受老师、同学对自己的"不关注",从而出现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学习压力大,孩子心理承受力不足

在升学、就业、人才选拔等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考试无疑是学生所面临的重大生活事件之一,很多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焦虑情绪,如果家长和老师给孩子的压力过大,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足,就会导致考试焦虑、学校恐怖、甚至厌学。

五、家长对于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认知误区

1.很多家长把孩子的学习作为第一要务,对待孩子的心理或行为异常常常走入两个误区:

孩子"脾气大、好动、爱打人、认生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长大了就会好了",从而一直期待孩子长大、变好。当孩子与其他同龄儿童差距越来越大时,才去就医,而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已经受到伤害。

2.孩子可能有一些问题,但通常把这些问题简单化,期待是"体内缺东西"造成的,希望补点儿微量元素就好啦,可是根本的问题被掩盖下来没有得到解决,有可能行为问题进一步严重。

心理健康的标准或含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此定义提出了健康的三个要素:

1.无躯体疾病;

2.无心理疾病;

3.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判断儿童的心理健康的10个方面

1.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与同学、老师或其他成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乐于帮助别人,对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变化、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及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有适应能力;

2.健全的个性:开朗、待人坦诚、意志坚强、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行为符合社会规范;

3.情感和情绪稳定协调:有积极乐观的情绪,热爱学习和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

4.智力正常:能胜任学习与工作任务,从事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并保持在一定的能力水平上。一般智力商数在70以上(包括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都属于此列;

5.行为协调:儿童的行为能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并与儿童的年龄及角色身分相称;

6.适度的反应能力:对于周围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作出适度的反应,遇到突发事件时下有一定的应变能力,采取和年龄相适应的解救措施,而不是退缩、逃避现实;

7.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由于受身体状况和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生理年龄可以与实际年龄不相一致;但要求儿童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及实际年龄相一致,既不表现过于少年老成,也不过于幼稚。

8.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不仅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有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

9.注意力集中;

10.完好的感知能力。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发急症饮食上哪些食物不

发急症饮食上哪些食物不能吃?现在患有发急症的人非常多,这种疾病不但仅危...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