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2月1日起,宿迁市所有小学和初中开始执行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作息时间表:小学生和初中生每天到校时间分别为上午8:00、7:40和下午2:00,每天离校时间分别为11:00、11:40和下午5:00。此举在该市校园内外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学生
正方:以前,学校规定早晨7点之前就得到校,我们每天起床时天还漆黑一团,是全家起床最早的一个。由于头一天老师留的家庭作业多,一般要从晚饭后一刻不闲地做到晚上10-11点才能完成,所以早晨起床时感觉还很困,课堂上也时常没精打采的,有时还打瞌睡。现在到校时间推迟了,早上我可以多睡一会儿觉,中午也不用饭碗一推就火急火忙地骑飞车向学校赶了。
反方:以前,我们可以自由支配回家时间,尽量在离校前把全天课堂上尚未完全掌握的要点弄明白,老师和成绩好的同学都能当场给我帮助。现在,放学时间一到就得离校,回家早了,可也把“生”的知识带回去了,第二天到校后也来不及问老师了,因为老师也没有时间。由于前面的课程“夹生”,上新课时不能理解的地方就更多了。
教师
正方:新的作息时间表,不准学校随意增减课程、课时,解救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以往学生每天的在校时间要比现在多出三四个钟头,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也是补课不断,中小学生体质明显下降,有的一个班中一半以上近视眼,还有的孩子由于长期压力过重导致心理疾病,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严重逆反心理。老师则忙于补课、每周测试、大小月考和各类模拟考试,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花在如何提高教学技巧和课堂效果上。现在,老师的课余时间多了,可以集中精力用来提高备课水平和课堂质量。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学生的负担才会真正降下来,学生与学校、教师的对立情绪才能消失。
反方:学生在校时间缩短了,许多老师认为的难点、重要的知识点、例题、范文等等,就无法及时与学生交流,增强学生的理解效果和记忆效果。另外,学生在校时间短,等老师把作业改完了,学生也该离校了,无法像以往那样把批改到的错误“一对一”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因材施教根本做不到。
家长
正方:学生最苦,孩子最累。看着未成年的子女每天背着与个头不相称的大书包,在学校与家之间两点一线地奔波,我们做家长的心里很累。我们大人工作之余还有娱乐、有体育锻炼、有社交、有个人兴趣和特长,可孩子们这些几乎全被剥夺了。即使是节假日,也常常被学校以补课、测试为名叫到校内。翻看孩子以前的作息时间表,除去吃饭、睡觉、上厕所以外,全部被上课、作业、考试、补课、“兴趣班”、“提高班”、竞赛占满了。我们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不希望孩子成为学习机器。难道现在的老师除了搞“题海战术”、“疲劳战”,就没有别的提高学生成绩的良方了么?
反方:以前,孩子始终在家长和学校监督之下。执行新的作息时间表后,孩子早早放学了可我们家长还没下班,就留下了监督的真空。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对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不强,现在社会上不良网吧、游戏室又这么多,所以我们很担心孩子不在大人眼皮底下,哪天经不起诱惑就很可能陷了进去难以自拔。另外,几十年来形成的早自习、晚自习取消了,即使学生回家后也花同样多的精力看书做功课,可学习质量肯定无法与在学校里相比。因为家长的文化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辅导的效果难以达到老师的水平。
教育主管部门
宿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王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统一全市中小学作息时间,目的在于通过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孩子们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在校时间过长,影响睡眠,进而影响体质,没有好身体,国家极力倡导的素质教育就会落空,这一现象已到了非抓不可的程度。
国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小学生在校时间每天不超过6小时、初中生在校时间每天不超过7小时的要求,但通过增加课程和课时延长学生在校时间的现象在各地和各校普遍存在。我们从“纠偏”的角度出发,在全市中小学校中实行统一的作息时间表,意在引导教师要向课堂要质量,不打“疲劳战”,从而真正使学生得到“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