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长心理 > 亲子心理 > 与孩子一起冲刺

与孩子一起冲刺

来源:互联网   
人气:

家长们对高考的关注比考生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说,这是高考之外的“第二考场”。 现在,离高考只有60多天的时间了,考生父母在自己孩子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到底最应该做什么,才能真正为考生的心理解压,为他的前程指路,而不至于瞎帮忙、帮倒忙? 考试已不再单单是考生的事情了,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考家长。家长该如何“备考”才能使孩子轻松应战。 家长也患“考前综合症”? 【透视】情绪随成绩波动 “高考越来越近了,我心

家长们对高考的关注比考生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说,这是高考之外的“第二考场”。

现在,离高考只有60多天的时间了,考生父母在自己孩子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到底最应该做什么,才能真正为考生的心理解压,为他的前程指路,而不至于瞎帮忙、帮倒忙?

考试已不再单单是考生的事情了,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考家长。家长该如何“备考”才能使孩子轻松应战。

家长也患“考前综合症”?

【透视】情绪随成绩波动

“高考越来越近了,我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这几天巴不得快点高考,是好是坏也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家住东山区的杨平告诉我们,面对高考,自己的紧张劲儿一点也不比上高三的儿子小,甚至可以用备受煎熬来形容。“现在在家里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两口子晚上一躺下,说起高考总没完没了,孩子倒是不觉得什么,学累了就睡,反而自己不行,搞得上班时间精神很不好。”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高考在即,不少考生家长比考生还要紧张,甚至患上了着急焦虑、坐立难安等所谓的“考前综合症”。

针对以上现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指出,“我们在关注考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应关注家长的心理健康。”他分析说,高考过程中,一些家长之所以会表现出相当严重的心理焦虑,主要原因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现在的考生家长大都经历了动荡的岁月,吃过想读书没得读的苦,为此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

与学生相比,家长往往更深刻地意识到高考的“意义”。有的考生家长的生活规律随着孩子的起居饮食而变化,情绪也随着孩子每一次考试的成绩而起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长在孩子高考前难免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提醒】谨防攀比心理

王极盛指出,现在的家长都把孩子视为自己的骄傲,亲戚朋友见面话题也离不开孩子高考。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谨防滋生攀比心理。不同考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家长如果不接受现实,只能让孩子更紧张、更不自信。

其实,对于高考,家长也应该持一份平常心,只有家长的心态平和了,对考生的负面影响才会减至最低,才能让考生心平气和地去考试。王极盛特别提醒家长,不要用威胁的方式去刺激考生的学习热情,这些并不能起到什么实际的效果。

家长陪读陪考成绩好?

【透视】切勿无意中充当施压者

高考临近,许多家长自然把孩子当“重点保护对象”,衣食住行全包不在话下,复习陪读、考试陪考等做法也是常有的事。家长的一片苦心无非是想让孩子心无旁骛地考出好成绩,可是,果真奏效吗?

就拿陪读来说,有考生就反映,自己复习,父母在一边陪读,自己心里很不自在。家长和考生毕竟是不同的两个人,想法上有差别,学习方法上也有出入。特别是有的家长还要对考生的复习方法指手画脚,反而可能会因此干扰考生的正常复习。

再说陪考。高考是考生的人生大事,也是父母的人生大事。有考生家长说:“不看着自己的孩子走进考场,自己的心不塌实!”事实上,家长陪考等于最大限度地拉近与考试的距离,一旦考生有所差失,其情绪很直接就会感染家长。家长也会因此无法很好地安抚考生情绪,对下一科的考试来说是很不利的。

王极盛认为,在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诸多原因中,心理因素排在第一位,而家庭环境对考生心理的影响至关重要。许多考生都或多或少地感到来自家庭的另一份压力,家长则在无意当中充当了施压者的角色。

【提醒】懂得“抓大放小”

其实,复习备考是考生自己的事,家长不要管得太具体,要懂得“抓大放小”,主要在原则和策略上提醒考生即可。特别是现在时间不多,要实施“大目标,小步子,往前走”。

王极盛对家长们说,“相信自己的孩子,只要考生平时已经努力了,就应该让他们自信、坦荡地走进考场。”

家长情绪稳定、愉快,会对考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考生情绪稳定,增强信心。相反,家长情绪不稳定,心情紧张,对考生则是消极的暗示。

【指引】最后60天,家长怎么做?

模拟考后重疏导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已经考过了模拟考试,由于一、二模都具有摸底味道,所以考试成绩在考生心目中分量特别重。但事实上,很多考生的模拟考并不稳定,考生也因此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这个时候家长要特别注意,尽力做到帮助考生正视成绩问题,给予考生关怀和肯定。考生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只要家长能积极轻松地面对问题,孩子多少自然会感受到正面的支持。否则,恶性循环之下,可能会更加严重地打击考生的信心。

志愿报考早准备

“高考志愿报得好等于给高考加分”,5月份就要填报志愿了,家长们现在就要开始整理搜集填报志愿的信息,然后和孩子沟通,但是记得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以免影响孩子复习和考试。家长指导孩子报志愿,不是代替,报考志愿主要还是要以考生为主。

对于报考,家长要重视第一志愿,要了解所报考的院校到底是否招收第二志愿生。而对于报考时是以院校为主还是以专业为主,家长一定要知己知彼,了解自己孩子的实际水平。

应急措施要做好

若家长发现考生身体有不适症状,要及早就医,不要自己乱吃药。对于女考生,家长还要特别注意每月例假在高考期间到来的应急措施。另外,若孩子考试前晚体温偏高,家长也不用着急。应尽快与校方取得联系,安排好第二天考试的有关事项。

敏感问题小心处理

面对高考,很多家庭上上下下都“绷紧着一根弦”,一旦遇到特殊情况、敏感问题,家长们往往容易处理过激。

比如,考生谈恋爱的问题,家长一旦发现,往往容易过分紧张,甚至“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专家提醒,不要一味强迫考生该怎样做,太过强硬很容易激发少年人的逆反心理,要尽可能地多跟考生交流、沟通,要用理解的心态去与考生对话。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发急症饮食上哪些食物不

发急症饮食上哪些食物不能吃?现在患有发急症的人非常多,这种疾病不但仅危...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