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心理 > 人际关系 > 怎样才能快速融入工作团队?

怎样才能快速融入工作团队?

来源:互联网   
人气:

60、70、80三十年间,三代人构成了现今职场最美丽的风景。“60年代”自言辛苦,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压力;“80年代”自言辛苦,因为他们承受了太多的误解;“70年代”呢?要在“60年代”和“80年代”的夹缝中寻求发展,他们也很无奈。 六十年代人自语:我们是辛苦的一代 60年代职场人常用“辛苦”、“压力巨大”来形容自己的生活。他们成长于计划经济之下,吃过不少苦,肩扛各种责任,也正因如此,他们少了很多自我。“圆滑”、“胆小

60、70、80三十年间,三代人构成了现今职场最美丽的风景。“60年代”自言辛苦,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压力;“80年代”自言辛苦,因为他们承受了太多的误解;“70年代”呢?要在“60年代”和“80年代”的夹缝中寻求发展,他们也很无奈。

六十年代人自语:我们是辛苦的一代

60年代职场人常用“辛苦”、“压力巨大”来形容自己的生活。他们成长于计划经济之下,吃过不少苦,肩扛各种责任,也正因如此,他们少了很多自我。“圆滑”、“胆小谨慎”,60年代职场人认为,这就是他们给后辈的印象。

关键词:压力

解读者:晋先生企业管理者

60年代的职场人,大都上有老下有小,孩子教育、老人健康……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肩上的负担很重。工作中,老板的期望、新人的追赶也让人不得。重压之下,有的人的健康亮起红灯。60年代的人不常将“老了”挂在嘴边,但工作压力、生活负担、健康状况又让人感叹:“岁月不饶人!”

关键词:困惑

解读者:李先生公司老板

60年代职场人常会感到疲惫和力不从心,如何应对中年危机?如何坚定事业的方向?如何让生活更有品质?许多同龄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有时你会对现在拥有的一切厌倦,有时你会为错过和失去感到遗憾,有时你期待在生活的转弯处能有另一片新奇的风景,而机会真的来到时你又瞻前顾后。

关键词:学习

解读者:马小姐财务总监

他们大多是在90年代以前进入高校读书的。经过多年的职场生涯,他们的阅历不断增加,知识技能却未必能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但他们从不讳言自己的不足。虽然笑言“三岁一个代沟,我们之间已是千沟万壑”,但他们也毫不介意向后辈学习。看看那些 EMBA 班,里面有不少学员都出生于60年代。

70年代旁观:他们是幸福的一代

提起“60年代”的哥哥姐姐,70年代职场人的脸上顿现羡慕的神情。有蒸蒸日上的事业,有美满幸福的家庭,有难得一遇的学习机会,这成了大多数出生于70年代的职场人对“60年代”的评价。在他们眼中,压力与困惑与“60年代”并不沾边。

80年代旁观:他们是令人信服的一代

提起“60年代”的叔叔阿姨,80年代职场人的脸上浮现出的是信服的神情。没有不屑,没有过多强调“代沟”,“敬业”、“踏实”这样的词汇从这些被称为“新新人类”的群体口中说出,也让人有一种出乎意料的感觉。

七十年代人自语:尴尬的一代

一个生于70年代的人这样说过:“我们有着太多的双重,在时尚和传统、进取和保守、张扬和稳重之间徘徊,在工作和生活中既勇于尝试新鲜的东西,又始终恪守着一些规矩。”

关键词:尴尬

解读者:汤小姐 广告策划

在喜欢稳扎稳打的60年代人眼里,70年代人是叛逆的一代;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80年代人眼里,70年代是落伍的一代。70年代人苦干实干加蛮干挤进大学后,却发现高考录取率已由10:1变成2:1;好不容易毕业了,却发现国家不包分配了;费尽周折捧了个铁饭碗,却发现在激情创业的时代,工薪族实在太可怜。“70年代”大锅饭的滋味没尝过,福利分房的好事没赶上,八九十年代经济热潮时个人奋斗的大好机会也错过了。职场上前有“60年代”坐镇,后有“80年代”追赶。

关键词:白骨精

解读者:胡先生 大学教师

似乎是不经意间,这群年龄在“三张”上下晃悠的人成了人们常说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分子。看看他们,我和身边的朋友总会觉得羡慕。有时提起他们,我们的语气中还有那么点“醋味儿”。他们大都有着不错的职业,工作中备受器重,这也让他们有足够的money担当起“消费的中流砥柱”的称号。于是,衣服是给“70年代”设计的,房子是给“70年代”盖的,车子是给“70年代”开的,“ 中产”、 “BOBO”、“小资”、“新富”等称号也是给“70年代”准备的……

解读者:加加 自由职业者

和朋友聊天,发现大家有一个共识,如果“60年代”在工作中没做出什么成绩,人们会认为是因为他们没有赶上好时候,而要是换成“70年代”,人们一准儿认为是他们不够努力。也许是生于70年代的牛人太多,以至于人们对他们这个整体都寄予厚望。随便数一数,一群“大牛”的名字奔涌而出,中国最年轻的富翁丁磊、盛大网络陈天桥、易趣网创始人邵亦波、国美老总黄光裕……

60年代旁观:后生可畏

对“60年代”而言,80年代的新新人类离自己远了些,真正的“威胁”还是来自这群70年代的职场人。对着他们,“60年代”沉吟半晌,只一句“后生可畏”,却不乏羡慕与欣赏。

80年代旁观:榜样力量

在新新人类眼中,“70年代”可谓牛人辈出。提起“60年代”,新新人类言语尊敬,却透着一种距离感。而说到“70年代”,新新人类言语轻快,更有不少人将其中的佼佼者作为自己的“偶像”。

八十年代人自语:崇尚自我的一代

80年代职场人,他们玩着电子宠物,听着小虎队、张信哲和周杰伦的歌,看着《流星花园》,一路走来。他们出生时碰到独生子女生育高峰,上学时赶上高校改革,工作时遭遇大学生就业难。他们初涉职场,甚至还带着稚气。对于这样的群体,无论是职场前辈,还是他们自己,都有话要说。

眼高手低VS志向远大

非80年代发言:Joe部门主管

他们自视甚高,有时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他们有向上冲的劲头,却找不到实现的途径。他们每个人都觉得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但却忽略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们认为只有进入大企业、做领导者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却丝毫不理解从基层做起才是真正的锻炼。

80年代自辩:Mona公司职员

这不是80年代人特有的问题,而是所有年轻人都可能经历的阶段。每个人都有梦想,而梦想总有超出实际的地方,也因此才更有诱惑力。我们敢于直言梦想,寒窗苦读,谁不希望梦想早日实现?

不安分VS自由

非80年代发言:李先生老板

很多80年代的人现在所找的只是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要做出成就的事业。他们三天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便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单位;6个月没有提升,便怀疑自己受了亏待;一年没有致富,便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没有前途。

80年代自辩:Susan媒体人

如果说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在选择工作时更渴求稳定,那么,我们则更喜欢接受挑战,有更强的自主择业意识。“我们期冀着真正的自由,去我们想去的地方,做我们想做的工作,拥有我们想要的朋友。”这就是我们的宣言。有人说不安分、频繁跳槽的我们缺乏责任感,其实,正是因为有了责任感,我们才不会在一份没有热情和激情的工作上害人害己。

脆弱VS敏感

非80年代发言:张女士教师

这是脆弱的一代。工作中,他们稍有不满就走人,稍遇挫折就放弃。他们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往往遇到打击后就陷在失落、迷茫中难以自拔。他们自我标榜不追风流俗,却掀起哈韩、哈日风潮。他们追求个性,但有时分不清个性与耍酷的界限。

80年代自辩

除了让人又恨又怕的办公室政治,职场人际关系还有没有新的可能性?有那么一群人,基于某种共同的爱好凑在一起,上班时间过嘴瘾,下班了就相约着去身体力行。在貌似平常琐碎的吃喝玩乐之间,同事关系得到最大程度的润滑,一些潜在的能力也在新的平台上得以展现。

看惯了同事刻板严谨的工作面孔,能否想象他们甩掉西服套装之后的纵情模样?“兴趣小组”让人身心愉悦,而这样的鲜活状态投射到工作中,同样是积极的、向善的。

尽管它们潜在水下。

健身组:身体好,工作好

年后上班第一天。陈晨慢悠悠地迈着步子踱进公司,见到同事,相互拱手“拜个晚年,祝晚年幸福”,然后泡了杯酽茶坐下来翻报纸。年过完了,大家的身心还沉浸在年味里没回过神来。

陈晨摸到了自己的“企鹅肚”,这阵子胡吃海喝的,又圆了不少。他突然想起一件“正事儿”还没办,立马站起来发号召:“过年长了不少膘,赶紧找时间打两场吧!”

一呼百应。刚刚还在做状的同事们顿时精神抖擞起来。

对面的老吴连连点头:行啊,过年光顾着搓麻,该来点健康运动了,快打电话订场地吧。后面的小绿愁眉苦脸道:不能不练了,昨天在家压了压腿,苍天啊,才半个月,拉开的筋又缩回去了!旁边的周周应和:你还敢压腿,我怕一压就听到骨头嘎嘣响,今天下班一起去普拉提?

陈晨见群众反响热烈,高兴地一拍掌,“健身小分队又要活动啦”。

健身小分队的组建,得益于两年前隔壁中学体育馆的对外开放。此前,陈晨所在的贸易公司纺织部,虽然年轻人众多,但除了偶尔聚餐吃喝外,很少有其他团体活动。

有一回中午吃饭,几个年轻同事在一起“想当年”。陈晨说,想当年我在大学里,也算学院足球队的主力啊。你看,才坐了几年办公室,我就从“豆芽菜”变成“企鹅”了。

此言一出,和者甚众。大家纷纷抱怨没时间锻炼,长肉了,亚健康了,未老先衰了……吃完饭一出门,发现旁边中学体育馆外墙上挂了条横幅:羽毛球馆每晚对外开放。众人正在兴头上,立马打电话定了场地。当晚陈晨等三人去“试打”,一上场就是两小时,酣畅淋漓地出了一身汗,大呼过瘾,顺便连下次的场地也预订了。

后来旁边的场馆开设了健身班,几个女同事纷纷改练瑜伽普拉提去了。没想到反刺激了男同事们的积极性,经常以打球为名去健身班观摩。健身小分队自此就红红火火起来了。

同事相约健身,好处甚多。

陈晨想起以前偶尔约朋友打球。周末是极难订到场地的,平日呢,下了班就要挤公交车换地铁,赶到时已经一身汗了,再饥肠辘辘地等人到齐,还没开练就累得呼哧呼哧了。跟同事就简单多了,到点一起走,练完了一起热热闹闹地吃碗面喝个豆浆,回家坐地铁还能享受非高峰期的宽敞,这小日子过得呀!

球技见长了,身体强壮了,干活儿有劲了,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好处外,还有些好处是慢慢显露出来的。

团队凝聚力强了。以前虽然同事关系也不错,但多是吃吃喝喝完了就散。现在因为经常在一起活动,相互之间默契了许多。潜移默化中,给工作上也带来了诸多好处。谁接了项目,谁遇到了困难,主动出来出谋划策的同事明显多了。其他部门的同事常常羡慕纺织部,“年轻人多,好办事儿”。

个人能力凸现了。陈晨是个自来熟,在球场上认识了另一家公司的几个小年轻,就鼓捣出一场友谊赛来。这一赛,居然把双方公司的羽毛球高手都吸引过来。纺织部弄了一批老头衫,找人印上公司名字和LOGO,比赛时众人整齐着装,雄赳赳气昂昂地,“先在气势上把他们灭了”。此事惊动公司老板,特地到现场给员工呐喊助威。陈晨借着人多势众,乘机跟学校商谈,成功把公司门卡变成了体育馆八八折打折卡。

老板听闻大喜,对陈晨的组织能力和商业头脑都大加赞赏。陈晨暗笑,以前拼死拼活都没见老板笑过,小分队搞个活动,倒让他笑得像朵花儿似的。

吃货组:人际关系润滑剂

吃遍天下无敌手。这是沈丽萍荣升“吃货组”组长时的宣誓口号,也被她奉为人生终极目标。“吃货组”津津乐道她的各种好吃故事。比如有一回周末沈丽萍跟一吃货在网上谈论湘菜,说着说着口水就下来了,两人电脑不关就直奔某湘菜馆,单点一个剁椒鱼头,“哎呀,那可是下午3点半呀!”

沈丽萍说,他们办公室就是个吃货聚集地。桌上摆的,抽屉里塞的,包包里装的,到处都是吃食。这个早上在办公室大啃三明治,美其名曰是当下最时髦的“Branch”(早午餐),到了中午照样收拾掉一份咖喱牛肉套餐。那个信誓旦旦地说要保持身材远离美食,转头已经嚼着巧克力询问周末的聚餐。沈丽萍所在的报社又地处繁华商业区,周边大小餐馆无数,天时地利人和,吃货小组的诞生是顺理成章的。

东城新开了家贵州菜,貌似不错,一帮吃货就呼啦啦涌过去尝鲜。哪家的外婆红烧肉做得地道,吃货们能马上哗哗拉出一大串候选名单。吃货组不仅是美食地图,更是美食风向标,只要搜索一下他们最近的FB(腐败)记录,就大体能知道城中正在流行吃什么,上哪儿吃,怎么吃……现在其他部门同事要组织饭局,都不用上网看点评,直接问众吃货就可以了。

所以能当上吃货组组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沈丽萍是凭着一个海纳百川的万国胃、一张点评精准的嘴,以及对搜店孜孜不倦的热情和性价比恰到好处的点菜本事,才被推举上台的。当了组长沈丽萍也不敢掉以轻心,费心组织过几个深受吃货喜爱的“主题活动”,比如大学周边“名店”吃、两人50元吃饱吃好小店评选之类的,群众基础就稳固了。

沈丽萍一本正经地说,你可别小看了这个“吃货组”,人际关系啊,分工合作啊,多少事情都在这个“吃”里面,这可是一办公室润滑剂呢。

新聘的主编刚来时,大伙儿见他整天板着脸,都觉得此人不善。汇报工作时客客气气的,敬而远之。有一回主编经过办公室,赶上沈丽萍显摆自己烤的曲奇饼干。沈丽萍客套地说“领导请”。主编品尝后不动声色,小沈,你该去咱食堂当厨子去!大家摸不清领导到底何意,主编接着道,下次谁稿子写不好,我就狠狠批评他,我们厨子写得比你都好!众人大笑,原来长了张苦瓜脸的领导还是蛮有幽默感的。此后再跟领导说话,双方都随意了许多。

遇上磕磕碰碰的事情,吃货组的作用就更大了。工作上的矛盾从来不少,沈丽萍的部门又聚集了从“60后”到“80后”好几代人,有时候一个观点争论起来,或者某句话说错了,就会生出些怨气来。人都好面子,明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偏偏谁也不愿先开口。这时候就需要沈组长出面来和稀泥了。

有一回老张和小杨为了文章署名谁前谁后闹僵了。此后多日,办公室里只要有这俩人同时在,气氛就怪怪的,让大家都不舒服。吃货们说,赶紧组个局吧。沈丽萍就缠住老张,说想起他家的东北饺子就流口水啊,周末一定要尝尝。老张在阿谀奉承中半推半就地应下来。周末开门迎客,沈丽萍身后跟着小杨,又捧花又拎水果。吃货们说,还是小杨想得周到啊。老张哼了一声,自己也笑起来。

吃货组组长,有时候还蛮像人民调解员的。

特卖组:好生活靠组织

前两年,黄嘉佳的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兴趣小组”——炒股小组。同事们一早到了就开股评会,午饭午休时间接着开,下班回家前继续开。黄嘉佳这种不炒股的“异类”,身处在这样一个办公室里,郁闷是可想而知的。

热议的话题她听不懂,同事的谈话她插不上嘴。那时候连讲笑话都是跟股市有关的。看一拨儿人笑得眉飞色舞,黄嘉佳就只能讪笑着应和一下,自己也觉得无趣得很。为了避免这种无趣,黄嘉佳刻意中午一个人去食堂吃饭,午休就趴在桌上假寐,大伙儿聊天时假装很专注地做某个工作。久而久之,黄嘉佳觉得自己成了办公室里被遗忘的角落,同事们有什么聚会活动,也不会想着叫上她了。

黄嘉佳说那段时间挺不开心的。她大学毕业后一个人应聘到上海工作,举目无亲,孤独感特别重。原想进了单位能感受下集体温暖,没想到照样是孤零零的。住在房租昂贵的小阁楼里,每天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周末也是闷在家里睡睡觉看看碟,黄嘉佳一度无聊得都想辞职回老家了。

炒股组的衰败是不知不觉中的。一开始老听到有人唉声叹气,后来哀叹渐渐低沉下去了,再过一阵子,黄嘉佳发现股评会已经很久不开了。午休时间,办公室的话题开始五花八门起来。老陈等几个中年男迷上了钓鱼,妈妈级的聊起了育儿经,年轻的姑娘们则谈起了吃穿打扮。穿衣护肤八卦,哪个女人不爱,说着说着就热络起来。黄嘉佳发现和同事之间隔着的那堵厚厚的墙消失了,冷冰冰的办公室热闹了。上一页下一页本文共 5 页,第[1][2][3][4][5]页

“特卖小组”的诞生完全是时势造物。自炒股小组衰退以来,人人都爱哭穷,一分钱怎么掰成两半花是热门话题。有一回午休上海女同事悄悄把黄嘉佳几个年轻姑娘叫出来,说有朋友在服装公司,要搞内部特卖会,“名额有限哦,你们去不去?”姑娘们一听“特卖”眼睛就亮了,再听说这品牌在商场动辄七八百的,兴奋得摩拳擦掌。

那个周末,四个姑娘起了大早,一分不差地准时杀向人头攒动的特卖会。几个小时后,四个人汗流浃背地拎着大包小包出来,筋疲力尽,却满心欢喜地找了个茶馆坐下来秀战利品。黄嘉佳花了不到200块钱,买到一件毛衣、两件T恤、一条裤子,精神物质都得到极大满足。

经此一“役”,尝到了甜头的同事们纷纷约定,以后再也不乱花血汗钱,盯准“特卖”,生活照样过得很美好!

“特卖组”参加过各种特卖会,衣服、化妆品、鞋子、箱包……但黄嘉佳热衷特卖,不只是经济上的考虑,而是更享受特卖给她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好像找到了一个组织。”黄嘉佳说,因为这个特卖小组,感觉融入办公室大集体里了,人际关系融洽了许多,还发展了几个死党级的亲密同事。交际圈也在扩大,因为经常交流特卖信息,认识了其他部门的同事、同事的朋友,年轻人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再交换下QQ什么的,马上就熟悉起来。

好生活靠组织。现在周末,黄嘉佳很少“宅”在家里了,因为总能找到逛街吃饭的朋友,逢年过节还能参加年轻人中流行的“轰趴”(家庭派对)。

在上海同事的提议下,前阵子大家建了个“特卖组QQ群”。一开始是交流特卖信息、讨论各类特卖优劣,后来慢慢发展到聊单位八卦、探讨情感问题,再后来有人把个人照片、结婚录像都放上去了,人气甚旺。

有一回隔壁办公室的一个中年女同事得知黄嘉佳她们有这么个QQ群,兴冲冲地跑来要加入,“特卖组”集体讨论了一下,觉得跟那个同事不是一拨儿的,不批。黄嘉佳就打着哈哈装着把这事儿给忘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

:Philip公司职员25岁

从小到大的孤独感、如影随形的压力感,让我们更加敏感。对于80年代的职场新人来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求职大军抢企业的就业、职场前辈的“另眼”看待,都让我们练就了很好的心理承受力和适应力。我们年轻,不怕犯错,因为我们有输得起的资本。

关键字标签:融入团队快速工作心理学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文章推荐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三招教你避开 人际暗沟

你勤勤恳恳地做事,和和气气地待人,但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就得罪了人。为什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