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欲望。正如Guntrip(1971)所说,攻击是针对“坏”的客观关系的个人反应。于是,正如弗洛伊德的兴趣从性转向了攻击,他关于人际的思考就浮了上来。 Melanie Klein将弗洛伊德的精神生物学的概念和她自身对儿童的心理生活结合起来以发展出客体关系思考的杰出洞察力。Klein的理论(Segal,1964)来自她对婴儿与第一个重要客体、即母亲建立关系的观察。根据Klein的说法,一个婴儿不能仅凭借真实的经验形成对母亲的印象,还要通过一个丰富的幻想生活来转变经验。 Klein被批评,认为她没有根据自身的观察得出有逻辑的结论———即客体关系比直觉与人格发展更相关。RonaldFairbairn在客体关系的方向上更推进一步并远离驱动力心理学。他的激进版的客体关系理论重新定义了作为课题追寻的自我以及不重视直觉的角色———使得爱比性更重要。 因为内在客体关系是从最早、最原始的人际互动的形式中演化出来的,所以说这个领域的主要进展是由被视为年轻的孩子和捣乱的年轻人的Klein和Fairbairn来推进的,一点儿都不奇怪。在1930年代末和1940年代,在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的基础上,Fairbairn(1952)详细描述了分裂(Splitting)的概念。弗洛伊德最初描述了分裂作为一种自我的防御机制,并将其定义为两个矛盾对立面的长期共存状态,彼此之间并不互相影响。 Fairbairn对分裂(splitting)的观点是认为自我被分化为几种结构:(1)自我的部分;(2)客体的部分;(3)与关系相联系的影响。外在的客体经历了三种方式:(1)理想的客体,导致满意;(2)拒绝的客体,导致愤怒;(3)兴奋的客体,导致渴望。作为内化分裂的客体的结果,导致的自我结构是:(1)中心的自我(acentral ego),有意识的,能适应的,对理想客体满意的;(2)拒绝的自我(arejecting ego),潜意识的,不灵活的,因为拒绝的客体而受挫的;或(3)兴奋的客体(anexcitingego),潜意识的,不灵活的,总是受到很多诱惑而不满足的客体。在这个意义上,分裂不是下定决心,客体关系保留了一种“一切都好”或“一切都坏”的品质。 在对婴儿和儿童的观察中,ReneSpitz和JohnBowlby强调孩子对于一个单独而又持续的客体强烈依附的需要。如果孩子依附的需要被否认,结果就造成情感依附的抑郁症(Anaclitic depression)(Spitz和Wolf,1946),消极避世而又趋于冷漠。按照Bowlby(1969)的说法,依附不仅是附属的现象或喂养的结果,而是所有生物最基本的需要。那些没有这些经验的人是脆弱的,甚至缺少最少的支持,并可能变得长期地依赖或孤立。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这可以解释为缠结(enmeshed)和疏离(disengaged)关系的起源。 MagaretMahler观察年轻的孩子并描述这是个分离个体化(separation individuation)的过程。在最初的完全合并阶段之后,孩子开始与母亲之间的逐步分离,逐步地断绝了与她共生的融合。成功分离和个体化的结果就是形成了分化很好的自我(well唱differentiatedself)(Mahler,Pine和Bergman,1975)。不能实现个体化破坏了分化的自我身份的发展,导致情绪依附的过于剧烈。依赖不能分离的严重程度,危机在如下几个阶段容易出现:孩子到上学的年纪、进入青春期或者作为成人离开家。 驱动力到客体关系的转变也能在HarryStackSullivan(1953)的人际心理学中看见,他强调早年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当母亲是温和而又有爱心时,孩子觉得很好;当母亲使得孩子对温柔的渴望遭受拒绝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