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再決定”是什麼意思呢?有一個人參加我們的課程後抱怨自己根本沒有什麼再決定,我們則提醒他自己已不再想自殺,由寂寞變成交了許多好朋友,而且工作得更有效律,能做到這些,就是再決定的功勞。他失望的說:“我還以為再決定會是個更神奇的東西呢!”如果“神奇”意謂著複雜或戲劇化,再決定就不神奇。當一個小孩不再害怕,而敢進入黑暗的地下室探索,不論他是以自己的勇敢自豪,或是根本不記得自己曾害怕過,他都是做了“再決定”。
“再決定”並不只是在學習瞭解什麼是“事實”,譬如一個小孩拼命告訴自己:“其實地下室沒什麼好怕的”,但他的害怕還是存在。我們常向心理系學生說“烤肉餅”的故事:有個男孩很怕烤肉餅,治療師就拿製作烤肉餅的材料,從炒肉、做餡、趕皮,一步一步做給小男孩看,小男孩很好奇也不害怕,等烘完拿出來,小男孩看到是烤肉餅,尖叫一聲,還是嚇得跑出去了。所以光是理智上的瞭解是不夠的。
同樣的,順從也不能得到效果,如果一個小孩因為怕被處罰而勉強進入黑暗的地下室,那只是因為他更怕父母罷了,他仍然害怕地下室,而且可能再加上其他病態的決定,他可能再也不信任父母,他可能決定再也不讓別人知道自己內心的害怕, 他可能壓抑自己內心的需要,如果他是為了覺得被愛才進入地下室,那代價可能是從此對愛產生懷疑。
再決定治療則使個案體驗到自己裹面小孩子的部分,喜歡這個小孩子,滿有安全感地丟掉從小緊箍住自己的決定,並以自己願意的方法來改變。
傑夫自從小時候看了巫婆的故事後,就不敢在黑暗中獨處,治療時他假裝拿著一個手電筒,害怕時就打開它,覺得不怕時就關掉,當想像走到地窖門口時,他打開手電筒並告訴大家他很害怕,這時治療師請他大叫:“因為巫婆在裹面,我絕對不進去”,他一面大叫一面大笑,從此不再怕想像中的巫婆了。
佩姬則想像自己是個小妖精,在地下室中嚇其他小孩, 當她嚇別人時就不再嚇自己了。
依蓮在回到兒時的景像時,體會到自己真正怕的是把她關進地下室的媽媽, 她還體認到自己已經長大,再也不用受制于媽媽了。
一個憂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