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尼柯拉·提顿斯(1736—1807)是德国启蒙时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著有《对于人性及其发展的哲学研究》(1777)等。
提顿斯是当时德国唯一接受洛克和休谟等人的经验论的人,他进一步强调沃尔夫对经验心理学和理性心理学的区分,并对两者都加以重视。他认为心理学作为科学只是观察心理现象,不必问灵魂自身如何,即坚持以经验来研究心理。提顿斯认为心理学主要用内省的方法,即以经验为根据,以内部经验和不同的情境重复去认识、观察心的变化,并注重这种变化的来源和发生它们的力量。提顿斯强调内省不是指在心理现象发生那时刻进行观察,而是对它所遗留的“最初记忆”的观察,所以客观的观察活动不会妨碍主观现象的进行。提顿斯对感情(愉快与不愉快)与感觉的关系也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感觉是对外物的表象,而感情则是感觉者自身的变化。感情不能独立发生,是附在感觉或别种心理过程上发生的。提顿斯因此把心理过程区分为理解、感情和意志。理解就是认识过程,理解和意志是主动的,感情则是被动的。这样,他就确立了近代对心理过程的三分法,并为康德所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