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有的时候也是可以经营的。
爱人--爱你的人或你爱的人--有时就像是我们的客户,一切发生在客户之间的合作、妥协、忠诚与背叛等关系都有可能发生在爱人的身上,因此,要想有一个完好的人生就一定要肯花心思,必要时,要象经营我们的客户一样去经营情感。只不过维护客户关系的关键是利益驱动,而情感的利益则是指付出与得到也要收支平衡,任何倾斜的态势都不可能维持太久。
当爱人如客户
好多女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男人结婚就变脸。可为什么会变脸呢?我发现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男人忽然间不肯无条件让步了,这是女人措手不及的,也是她们不愿接受的,好比早晨他还是亚瑟,软弱可欺,可是到晚上回来就变成牛虻了,会扎人了。
那么,男人为什么忽然间变得强硬了呢?很久以来,我们大多都是从男人的劣根性、婚姻的疲倦期、女人的阶段性等方面寻根究底,却很少从客户关系来解读这个问题。其实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爱情有时也象两个人的生意,你推销你的情感,我贩卖我的才能,两个人在某一个点上达成互利互惠,于是建立起逐渐稳定的 客户 关系,最后发展成伙伴关系。男人忽然变得强硬,可能与他的 客户需求 不断发生变化有关,比如他以前需要女人小鸟依人,在他耳边唧唧喳喳,现在可能需要她闭嘴,还他一个安静读书的空间;也可能是对女人的 客户服务 不满意;还可能与女人一路上都是欺负男人已形成了惯性,导致他们达到了承受极限有关,就象两人做生意,一方总是占另一方的小便宜一样,开始时,男人可能会不计较,可是,当生意越做越大、当他发现对方似有独吞利益的趋势时,他就不由不愤而抗争了。当然也有男人不抗争的,少。
反过来对男人也一样,一个温柔可人的小鸟是怎么变成喋喋不休的鸭子的呢?这中间有没有女人的需求在变化而男人却置之不理我行我素的情形呢?我想一定有,对此,男人也应该反思。如果一个男人的智慧仅仅体现在谈判桌上、而不是同样应用于家庭生活的话,那是不值得称道的。
物质交流有利益,情感世界也有利益吗?
我想是有。比如,5月初晚报曾经登过一组婚姻在城乡结合中裂变的稿件,写了两个男人的血泪控诉:大意是他们的城里妻子瞧不起他们农村的出身、不让他们的父母进家门,不许他们跟家乡的人有往来,不许他们接济自己的亲人等等,反正令他们活在被侮辱被践踏以及人格被扭曲的状态中,就表明了在他们家的情感世界里,他们决不是情感利益的获得者,也不是分享者,而是被剥削者。
为此我们必须要经常参考协调客户关系的办法来处理与爱人的关系。比如,合理分配利益--无论是物质利益还是情感利益;比如,双方要本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妥协的境界而奋进;再比如,经常沟通以取得价值观上的不断趋同,以及多运用些为增进感情不断采取的小恩小惠等手段。经营爱情是一种能力,因为情场亦如战场,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败下阵来,赔进一生。
但千万记住:客户与爱人也不是全象,比如客户越多越好,而爱人只能有一个,这是二者之间最大最本质的区别。
情感也有南北回归线
每个人都有一个情感底线,因此,我们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找出自己的这个底线,并想尽办法告诉对方,就象大话西游说的:你要说话,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
我断断续续地看过一部电视剧,不记得叫什么名了,反正是魏子和沈丹萍演的,剧中有一个情节让我非常感动。故事的大意是沈丹萍与魏子是一个大院里长大的同学,后来又一起下乡到内蒙古。沈丹萍一直喜欢魏子,而魏子却只是拿她当妹子,他喜欢的是另一个肖姓女同学,而肖同学呢,又喜欢另一个坏蛋男同学。后来,那个坏蛋男生用卑鄙的手段上了大学,而肖同学则因为生他的孩子难产而死,留下一个私生子托付给魏子代养。再后来,大家陆续返城,魏子意外遇到肖同学的妹妹,两人发生了恋爱,经过许多磨难,最后终于结合在一起。故事本身毫不起眼,最出彩的是沈丹萍的角色。她非常善良,对每个人都特别好,孩子也喜欢她。多年来她始终默默地爱着魏子,后来却引起自己的老公和肖妹妹的误解与猜疑,老公要离婚,肖妹妹以为私生子是魏子与她的要与魏子分手,恰在此时,沈丹萍得了绝症。于是,这个善良无私地活了一辈子的女人没有选择跟任何人解释,而是离了婚,并准备与魏子结婚,直到死前,她才把一切真相写了一封信告诉肖妹妹。她所以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一个:反正我已是要死的人了,我一定要为自己自私地活一次。电影《庭院里的女人》讲述的也是一个端庄贤惠的大户人家的太太人生蜕变的故事,她偷情、抛夫弃子的理由更简单,因为为家牺牲了20多年,现在要过一过真正可以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让我体会到了人性中最本质最真实的一面:情感是有底的。沈丹萍的付出底线是 死前一定要得到 ,庭院里的女人的付出底线是 我伺候了你20多年 ,那么你的付出底线是什么呢?爱人的付出底线又是什么呢?无论一个人多么的善良、隐忍、无私、忠诚,到了她所能承受的付出底线时,她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背叛。我一直设想,客户合作的基础是上有一个利润底线,下有一个支出底线,只有不超出这两点就能保证合作的前提。那么,是不是每个人的心里也应该都有两条情感承受线呢?我想应该是的。我把它们分为付出底线和基本情感满足底线,我相信它们就是情感的两条南北回归线,框定了情感太阳的走向:只能在两条回归线之间徘徊。如果超越了这个范围,情感世界必然是坍塌的。因为世上从来就没有不求索取的爱,任何付出都是为了回报。所以,要想赢得一个圆满的人生,最好的办法是经常象研究你的客户不断变换的需求一样,去研究你自己和你爱人的情感承受线,并做到彼此心里有数。只有这样,人才能跟上爱情的步伐。
爱人--爱你的人或你爱的人--有时就像是我们的客户,一切发生在客户之间的合作、妥协、忠诚与背叛等关系都有可能发生在爱人的身上,因此,要想有一个完好的人生就一定要肯花心思,必要时,要象经营我们的客户一样去经营情感。只不过维护客户关系的关键是利益驱动,而情感的利益则是指付出与得到也要收支平衡,任何倾斜的态势都不可能维持太久。
当爱人如客户
好多女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男人结婚就变脸。可为什么会变脸呢?我发现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男人忽然间不肯无条件让步了,这是女人措手不及的,也是她们不愿接受的,好比早晨他还是亚瑟,软弱可欺,可是到晚上回来就变成牛虻了,会扎人了。
那么,男人为什么忽然间变得强硬了呢?很久以来,我们大多都是从男人的劣根性、婚姻的疲倦期、女人的阶段性等方面寻根究底,却很少从客户关系来解读这个问题。其实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爱情有时也象两个人的生意,你推销你的情感,我贩卖我的才能,两个人在某一个点上达成互利互惠,于是建立起逐渐稳定的 客户 关系,最后发展成伙伴关系。男人忽然变得强硬,可能与他的 客户需求 不断发生变化有关,比如他以前需要女人小鸟依人,在他耳边唧唧喳喳,现在可能需要她闭嘴,还他一个安静读书的空间;也可能是对女人的 客户服务 不满意;还可能与女人一路上都是欺负男人已形成了惯性,导致他们达到了承受极限有关,就象两人做生意,一方总是占另一方的小便宜一样,开始时,男人可能会不计较,可是,当生意越做越大、当他发现对方似有独吞利益的趋势时,他就不由不愤而抗争了。当然也有男人不抗争的,少。
反过来对男人也一样,一个温柔可人的小鸟是怎么变成喋喋不休的鸭子的呢?这中间有没有女人的需求在变化而男人却置之不理我行我素的情形呢?我想一定有,对此,男人也应该反思。如果一个男人的智慧仅仅体现在谈判桌上、而不是同样应用于家庭生活的话,那是不值得称道的。
物质交流有利益,情感世界也有利益吗?
我想是有。比如,5月初晚报曾经登过一组婚姻在城乡结合中裂变的稿件,写了两个男人的血泪控诉:大意是他们的城里妻子瞧不起他们农村的出身、不让他们的父母进家门,不许他们跟家乡的人有往来,不许他们接济自己的亲人等等,反正令他们活在被侮辱被践踏以及人格被扭曲的状态中,就表明了在他们家的情感世界里,他们决不是情感利益的获得者,也不是分享者,而是被剥削者。
为此我们必须要经常参考协调客户关系的办法来处理与爱人的关系。比如,合理分配利益--无论是物质利益还是情感利益;比如,双方要本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妥协的境界而奋进;再比如,经常沟通以取得价值观上的不断趋同,以及多运用些为增进感情不断采取的小恩小惠等手段。经营爱情是一种能力,因为情场亦如战场,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败下阵来,赔进一生。
但千万记住:客户与爱人也不是全象,比如客户越多越好,而爱人只能有一个,这是二者之间最大最本质的区别。
情感也有南北回归线
每个人都有一个情感底线,因此,我们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找出自己的这个底线,并想尽办法告诉对方,就象大话西游说的:你要说话,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
我断断续续地看过一部电视剧,不记得叫什么名了,反正是魏子和沈丹萍演的,剧中有一个情节让我非常感动。故事的大意是沈丹萍与魏子是一个大院里长大的同学,后来又一起下乡到内蒙古。沈丹萍一直喜欢魏子,而魏子却只是拿她当妹子,他喜欢的是另一个肖姓女同学,而肖同学呢,又喜欢另一个坏蛋男同学。后来,那个坏蛋男生用卑鄙的手段上了大学,而肖同学则因为生他的孩子难产而死,留下一个私生子托付给魏子代养。再后来,大家陆续返城,魏子意外遇到肖同学的妹妹,两人发生了恋爱,经过许多磨难,最后终于结合在一起。故事本身毫不起眼,最出彩的是沈丹萍的角色。她非常善良,对每个人都特别好,孩子也喜欢她。多年来她始终默默地爱着魏子,后来却引起自己的老公和肖妹妹的误解与猜疑,老公要离婚,肖妹妹以为私生子是魏子与她的要与魏子分手,恰在此时,沈丹萍得了绝症。于是,这个善良无私地活了一辈子的女人没有选择跟任何人解释,而是离了婚,并准备与魏子结婚,直到死前,她才把一切真相写了一封信告诉肖妹妹。她所以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一个:反正我已是要死的人了,我一定要为自己自私地活一次。电影《庭院里的女人》讲述的也是一个端庄贤惠的大户人家的太太人生蜕变的故事,她偷情、抛夫弃子的理由更简单,因为为家牺牲了20多年,现在要过一过真正可以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让我体会到了人性中最本质最真实的一面:情感是有底的。沈丹萍的付出底线是 死前一定要得到 ,庭院里的女人的付出底线是 我伺候了你20多年 ,那么你的付出底线是什么呢?爱人的付出底线又是什么呢?无论一个人多么的善良、隐忍、无私、忠诚,到了她所能承受的付出底线时,她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背叛。我一直设想,客户合作的基础是上有一个利润底线,下有一个支出底线,只有不超出这两点就能保证合作的前提。那么,是不是每个人的心里也应该都有两条情感承受线呢?我想应该是的。我把它们分为付出底线和基本情感满足底线,我相信它们就是情感的两条南北回归线,框定了情感太阳的走向:只能在两条回归线之间徘徊。如果超越了这个范围,情感世界必然是坍塌的。因为世上从来就没有不求索取的爱,任何付出都是为了回报。所以,要想赢得一个圆满的人生,最好的办法是经常象研究你的客户不断变换的需求一样,去研究你自己和你爱人的情感承受线,并做到彼此心里有数。只有这样,人才能跟上爱情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