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渴望浪漫的爱情,并全身投入其中。可惜浪漫的花瓣碰到现实的寒流,马上香消玉陨。建立在幻想基础上的感情,在柴米油盐面前现了原形。
讲述:日夕(化名)
年龄:28岁
学历:中专
职业:美容师
日夕(化名)来的那天,外面的风把她的脸吹得红扑扑的。她说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把自己的心情讲给生疏人听,但朋友鼓励她应该在武汉为自己留下些纪念。
“一个人在武汉呆久了,人反而会豁达许多,也许今天把心情整理好后,我会有一个崭新的开始。”日夕这样开始了她的讲述,干净,利落,不需要人引导。
用幻想编织的浪漫情节
我不是武汉人。在我十六七岁时,和许多小女孩一样,在家乡疯狂地迷恋着言情小说。透过书中的文字,一个个浪漫的片段在我脑海中清楚地浮现,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自己说,我的爱情一定是要布满戏剧色彩。
再大一点,我把注重力从小说转向了时尚杂志。一次,我鼓起勇气在《女友》上找了个笔友,因为从小就非凡羡慕军人身上英勇挺拔的气质,所以在找笔友时,我特意选择了一个在外地当兵的老乡,一来有共同话题,二来也算间接圆了儿时的梦想。
我和那个兵哥哥通信了半年,平平淡淡的,没有什么激情,但也打发了不少时间。可忽然有一天,我再也收不到他的来信了,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就一封一封地写信过去询问。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来自部队的回信,寄信人却换了一个人,他是部队上的文书,叫和平(化名)。原来,我的笔友已经退伍回家了,我写过去的信自然没人搭理。和平在分发信件时留意到了,就替他给我回了信。和平说,让远方的人牵挂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我感激和平的细心,我看到一个个刚劲有力的字在纸上飞舞,直觉告诉我他是一个很不错的男人。于是,我与和平开始了通信。
我虽然有着直爽的性格,但在与生疏人交往时还是有些不安闲。不知道和平有一种什么魅力,让我一开始就放下戒备,在字里行间抒发我对军人的景仰和钦佩。
记得1998年抗洪抢险时,我从电视上看到那么多战士在抗洪前线拼搏,几天几夜不睡觉,我感动不已。和平虽不在抢险第一线,但从他跟我讲的那些抗洪小故事里,我打心眼里佩服他。我自己当不成军人是遗憾,但我却碰到了一位穿军装的知音。
和平严谨的作风就是在通信时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总在每个星期一的晚上给我写信,讲他的军旅生活,讲他的家乡武汉。每次都是两页纸,每封信里都夹着一片绿色的树叶。
我喜欢在阳光透过窗户时,在书桌前给和平回信,我知道当兵的日子很苦,所以我总是写很多鼓励的话给他。有了我的加油,他在部队里异常勤奋。
那时候我还不到20岁,虽然我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部队生活,但很多个夜晚,我都曾幻想,能与和平手拉着手,在夕阳下散步,就像小说里那样,多浪漫啊!
用小时计算的相聚时光
两年之后,我们之间熟络了许多,我大着胆子要跟和平互换照片,总觉得了解对方的长相后,我会在写信时塌实一些。同时,好奇心的蠢蠢欲动,也促使我主动向和平发起了进攻。
看着家里成堆的照片,可愣是挑不出一张满足的,索性,我特意去了趟照相馆,穿着军装照了一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