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节的时候,商场里网上商城等到处都是做促销、打折的消息,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这样的广告更会引起她们的注意。化妆品、漂亮衣服,漂亮鞋子,恨不得把商场都买回家,她们部分年龄、部分层次,都有同一个名字叫购物狂。
疯狂购物的内在原因来自于自身对商品的病态占有欲。部分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内心就会产生特别的冲动,哪怕是对自己来说毫无用处或者是重复购买的商品,都会不假思索地大掏腰包。如果看见了不买,心里就会堵得慌,但往往买了之后又后悔。这种冲动常常演变为内心的罪恶感和焦虑不安。
上月我们与搜狐健康发起“你是购物狂吗?”的联合调查。共有1223位读者参与了调查,本周调查结果新鲜出炉。
在“你喜欢逛街吗”选项中,有约43%的人选择了超喜欢,一有空就逛;37%的人选择了换季时候逛;20%的人选择了不喜欢,必须买东西才逛。
在“你逛街的目的”选项中,51%的人选择了从购物中得到满足感;27%的人就为饱饱眼福;22%的人则是为了打发多余的时间。
在“你看到喜欢的东西是否无休止地购买”选项中,60%的人选择了需要就买;24%的人认为会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购物欲;16%的人则无论需要与否喜欢就买。
在“购物的时候是否考虑经济压力”选项中,51%的人会考虑一些,但是看见好看的东西会忍不住;46%的人会量入为出,减少购物;3%的人选择不管,反正能刷卡。
在“购物会叫你感觉开心吗”选项中,80%的人选择了购物感觉很好;20%的人购物只是因为需要。
在“购物后,如果家人责备你会内疚吗”选项中,54%的人认为不会,觉得购物能够改善自己的情绪;46%的人会觉得后悔。
在“什么样的购物地点会叫你买更多的东西”选项中,45%的人选择了大商场;37%的人选择了超市;18%的人选择了街边小店。
专家点评:购物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件对心理有好处、对经济没好处的行为,如果你的衣橱里有5件以上没穿过的衣服、只要有聚会就买东西、没有需求也要买东西,基本就就可以判定你是“购物狂”了。但是,只有在购物这件事影响了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会因为购物过度而觉得内疚、负罪感而感觉焦虑,“购物狂”才需要心理师的帮助来矫正。
专家解读:形形色色的购物狂
24岁的童欣做秘书,每过一两个月她就要买件昂贵的礼物让自己开心,比如一条宝姿的裙子花掉2000块,一穿上它,她就觉得自己像换了一个人。这个月计划买个古琦的包。童欣购物更是一个寻梦过程:小心翼翼地比较材质、标牌、做工,仔细观察不同光线下物品的差别。买下中意的昂贵物品那一刻,她说就像灰姑娘穿上水晶鞋。
自恋型购物:购物是为了宠自己
特点:无论是逛街还是在网上购物,只要见到喜欢的东西,必定要收入囊中。奢侈的羊绒衫,珍贵精致的花瓶,看好了再贵也要买,感觉上拥有了它人生就完美了。
33岁的晓洁在一家公司做策划,可能是平时压力大用脑多吧,她购物常常不过脑子,而且伴随着紧迫感和必需感。她曾经在一次经理否决了提案的时候,感觉特别不好,觉得很郁闷。一下班就迫不及待地冲出办公室去逛街,买了3件衬衣、2条裙子、5对耳环……
疗伤型购物:购物如谈心
特点:只在购物的瞬间感到莫名的快乐,而生活中依然愁眉苦脸,所以购物成为寻找快乐最好的途径。
雨蒙35岁,未婚。每个周末总是无所事事的她,逛街是优先选择。每次逛街一定会买东西。如果这一段遇到不顺心的事,疯狂采购也成为她缓解烦恼与压力的选择。但花钱那一刹那的爽快却往往很快消失,随之而来的是钱包干瘪的心痛与采购来的无用品堆积如山的烦恼。
冲动型购物:不经过大脑
特点:在商家打折、送礼、限量发行的蛊惑下,时常会莫名油然而生一种购物冲动。结果是,花很多钱买回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
遥遥的鞋柜里有300多双高跟鞋,其实她日常穿着的总是舒服的平底鞋,但是对高跟鞋的疯狂爱好却无法自抑。只要进商店就在一楼卖鞋的区域徘徊,买了一双又一双,放在盒子里、拍了照片、编上号码,没事在家的时候会一双双拿出来套上脚试穿,再放回去。
占有型购物:对某些东西的病态爱好
特点:对某一类型的东西超出使用需要的、无节制的购买,比如有些人买大量皮包、衣服、光盘等等,这些东西买回家可能从未拆开,但是下次还买。
以上就是小编与大家分享的形形色色的购物狂的表现,不知道你属于哪一种呢,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购物狂,这都是心理疾病的一种写照,购物可以,但是要把握好度,如果是想缓解压力的,建议大家最好选择合适的发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