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新衣”的童话故事国人已经耳熟能详,不过我想,那个孩子如果出生在中国,如果有父母在身边,大人肯定早就要谆谆教导他:皇上来了,你可不能乱说话!你看看现在的孩子,平时和家人、和同学、和朋友是怎么说话的?而在公众场合,特别是电视镜头前,他们又是怎么讲话的?
我在电视台工作,常常惊奇于中国式教育的整齐划一。因为我发现,不管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学生们一到了镜头面前,都像课堂上背书似的!
其实,“怎么说”并不重要,关键是“说什么”。孩子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多媒体时代,他们是看着电视长大的一代,每天看到电视上那些成人的说话方式,耳濡目染之下,潜移默化之间,也渐渐地悟出了什么是主流的抑或是标准的表达方式:嗯,我认为这个活动很及时,也很必要,对提高我们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很有帮助。明明不喜欢看的一部影片,他们一转身面对摄像机镜头,可能要一脸真诚地说:今天看了这部电影很受启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每每看到这样的采访现场,我就特别怀念那个幼稚的声音:皇上可什么也没穿呀!也许那个声音本来就不存在,也许“皇帝的新衣”早已经成为过去时了。
无忌的童言,真的消失了吗?
“六一”前夕,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在学校举行的“童星闪闪”评选活动中,荣获“学习之星”称号。追问他另外几位同学的获奖情况,他不屑地说,×××获得了“艺术之星”,×××获得了“希望之星”。我说,“艺术之星”、“希望之星”有什么不好?儿子直言不讳:啊呀,“艺术之星”与学习又没有关系,“希望之星”说起来更恶心,就是希望你怎么样怎么样的意思,只是说明你比以前进步了――赏识之下,孩子们似乎并不领情。
儿童节,儿子的学校放假半天。问他:开心吗?儿子淡淡地说:一点意思都没有。我提醒他:不是放了半天假嘛!他立即回了一句:半天假还是要补的,这个星期四下午就要补上今天的课!――孩子的小账,算得一点不糊涂。
因为职业的缘故,平时常常留心观察儿子的收视行为:少儿节目是他的最爱,不过民生新闻、市井趣闻有时也会吸引住他的眼球。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我便刻意引导他选择一些时政要闻栏目,儿子却极不耐烦:天天开会,天天讲话,有什么好看的,我就喜欢看人家吵架,好玩,嘿嘿!――我一时语塞。
也许,每一个思维正常的孩子,都这么务实,都这么天真,可是他们一出现在课堂上,一出现在公众场合和电视镜头前,怎么就变了腔、变了调、变了味呢?怎么往往就成了一副腔、一种调、一个味呢?其实,孩子们如果都实话实说,师长们乐意吗?电视台的编导满意吗?
不知道是因为话语环境的暗示,还是集体无意识的诱导,社会上许多人说的与做的、想的往往都不是一回事。所以,一味地深究“说什么”,其实没有多少意义,先人就说过“听其言,观其行”嘛!不过,人们说的与做的、想的之间的差距,往往是一个社会开放、文明、自由、进步程度最真实的反映。正因为如此,我才关注人们“说什么”,特别是孩子们在说什么。
我在电视台工作,常常惊奇于中国式教育的整齐划一。因为我发现,不管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学生们一到了镜头面前,都像课堂上背书似的!
其实,“怎么说”并不重要,关键是“说什么”。孩子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多媒体时代,他们是看着电视长大的一代,每天看到电视上那些成人的说话方式,耳濡目染之下,潜移默化之间,也渐渐地悟出了什么是主流的抑或是标准的表达方式:嗯,我认为这个活动很及时,也很必要,对提高我们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很有帮助。明明不喜欢看的一部影片,他们一转身面对摄像机镜头,可能要一脸真诚地说:今天看了这部电影很受启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每每看到这样的采访现场,我就特别怀念那个幼稚的声音:皇上可什么也没穿呀!也许那个声音本来就不存在,也许“皇帝的新衣”早已经成为过去时了。
无忌的童言,真的消失了吗?
“六一”前夕,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在学校举行的“童星闪闪”评选活动中,荣获“学习之星”称号。追问他另外几位同学的获奖情况,他不屑地说,×××获得了“艺术之星”,×××获得了“希望之星”。我说,“艺术之星”、“希望之星”有什么不好?儿子直言不讳:啊呀,“艺术之星”与学习又没有关系,“希望之星”说起来更恶心,就是希望你怎么样怎么样的意思,只是说明你比以前进步了――赏识之下,孩子们似乎并不领情。
儿童节,儿子的学校放假半天。问他:开心吗?儿子淡淡地说:一点意思都没有。我提醒他:不是放了半天假嘛!他立即回了一句:半天假还是要补的,这个星期四下午就要补上今天的课!――孩子的小账,算得一点不糊涂。
因为职业的缘故,平时常常留心观察儿子的收视行为:少儿节目是他的最爱,不过民生新闻、市井趣闻有时也会吸引住他的眼球。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我便刻意引导他选择一些时政要闻栏目,儿子却极不耐烦:天天开会,天天讲话,有什么好看的,我就喜欢看人家吵架,好玩,嘿嘿!――我一时语塞。
也许,每一个思维正常的孩子,都这么务实,都这么天真,可是他们一出现在课堂上,一出现在公众场合和电视镜头前,怎么就变了腔、变了调、变了味呢?怎么往往就成了一副腔、一种调、一个味呢?其实,孩子们如果都实话实说,师长们乐意吗?电视台的编导满意吗?
不知道是因为话语环境的暗示,还是集体无意识的诱导,社会上许多人说的与做的、想的往往都不是一回事。所以,一味地深究“说什么”,其实没有多少意义,先人就说过“听其言,观其行”嘛!不过,人们说的与做的、想的之间的差距,往往是一个社会开放、文明、自由、进步程度最真实的反映。正因为如此,我才关注人们“说什么”,特别是孩子们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