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随着“421”家庭的增多,两代人对独生子女的娇宠,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心安理得地向父母提要求,甚至承受不了半个“不”字。这种孩子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要。倘若父母拒绝他们的要求,孩子马上就变成一副无赖样,大哭大闹的有之,威胁漫骂家长的有之,甚至离家出走的也有之。而许多家长经不住孩子的纠缠哭闹,往往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从没尝过失望的滋味。家长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十分不妥的。
失望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某个时刻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东西。一个从来没听过“不”字的孩子,是不可能承受失望的感觉的,从而也造成对失望承受能力低。而对失望承受能力低实际上是一种缺陷,它会伴随出现精神痛苦和失常行为,使孩子变得脆弱、不成熟,影响孩子心理、人格正常发展,轻则让孩子的成长磕磕绊绊,有暴力倾向和染上坏毛病;重则形成孩子无休止索取的坏习惯,一旦家庭不能满足要求,甚至会走上犯罪歧途。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把要东西的权利交给孩子,由他决定父母同意或不同意,就像给了孩子一件他不会使用的武器,这迟早会让父母后悔不已。人的欲望是没有限度的,孩子同样如此。如果对孩子的要求一味地、无节制地加以满足,只能是“欲壑难填”,最终使孩子走向贪得无厌的深渊。
对于今天的许多孩子来说,他们可谓什么都不缺,缺少的正是“失望”。家长要敢于对孩子说“不”,家长的一个“不”字破灭了孩子一些东西,但同时也建立了一些东西:划出了界限,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当然,让孩子体验失望,也不是无限度地让孩子的任何要求都得不到满足,父母要正确评价孩子的要求,判断他们要求的合理性,对于合理的要求,家长要尽力满足孩子的愿望,不能满足的,要向孩子说明原因。
孩子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个体,他们会试着去找到界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地方,应该向他们灌输适应社会环境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