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景气,悲观一点没坏处。
10月28日,沪指跌破1700点大关,11月3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承认全员降薪应对亏损……近日,随着华尔街“感冒”的日益加重,中国打了一连串的“喷嚏”;而随着11月8日立冬的到来,许多人腰包捂得更紧了,小饭碗也捧得更牢了,少了些乐观,多了些小心翼翼。“就像512地震一样,金融风暴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影响也可以根据人们的经济卷入程度分三级:投资漩涡级,间接影响级,后方观望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如是说。
投资失利,及时心理调整
从去年11月5日至今年10月28日,中国石油从48。62元跌到9。71元,跌幅高达80%,许多购买这支股票的人几近全军覆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购买中石油”的戏言,成为中国股市持续暴跌一年的缩影。财富严重缩水让许多投资者从三伏天一个跟头摔进了三九天,在这样的心理落差下,于是有了炒股亏损想撞车自杀获取赔偿金的蓬莱男子,有了身边一周损失千万而一夜白头的股市弄潮儿。
“在遭遇经济上的重大打击后,做一个心理是当务之急。”张怡筠这样说。如果你确实深陷心理漩涡,可以试试张博士开出了一系列的“药方”:
肢体放松。肢体紧张绷紧时,人无法进行理性思考,所以首先要做些、静坐和深呼吸练习。
评估财务现状。“完蛋了,我什么钱都没有了,接下来怎么活呢?”焦虑就像一面放大镜,会惯性地夸大和灾难化我们的损失,赔了一块钱的心理感受像是赔了两三块那样惨重。坐下来客观评估自己的资产现状后,你会发现大可不必担心“明天就要没饭吃了”。
注意力从“已失去”转移到“还拥有”。人的惯性思维会聚焦在损失上,若是100万剩下25万,有人觉得亏了75万明天就只有去跳楼,但换个思维,25万的可支配资金还是大有可为的。
停止哀叹,集中精力解决问题。与其坐着言,不如立即行,短时间没法翻盘,可以先找回正常作息和身体健康。
职场危机,正好自我提升。
受经济下滑的间接影响,现在的降薪裁员已波及房地产、航空、石化、电力、IT、证券、金融、印刷等,而民工输出大省四川、安徽、河南等都不同程度出现了民工返乡潮。于是,身处其中的人们便开始垂头丧气,一位“准失业者”写下了这样感伤的文字:“七成的公司不招新员工了,八成的人不跳槽了,2009年的毕业生加往届生总共有600多万,我是其中一个不幸者。我将第一个离开,麻烦最后离开的人,把灯关掉。”
在张怡筠博士看来,这种种危机反而是职场中人重新自我投资的契机。“只有最强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重获自信和积极心态。对此我有三点实际建议。”张怡筠介绍。第一,在自己的领域里保持专业度,如果你是一名文秘,出的速记能力能可以让别人难以替代你。第二,成为多面手员工,这能让你随便栽哪个坑里都能成活。第三,加强与领导的沟通,理解而不是抱怨公司境况能让你获得更多机会。
未雨绸缪,悲观好过冬。
所幸的是,现在大部分人处于金融风暴后方,大把的积蓄没有化为乌有、手上的饭碗也还牢靠。既便如此,现在的金融负面信息铺天盖地,使得人们就像现场的目击者一样心有戚戚焉,由此生出“唇亡齿寒”的提前焦虑:下一个会不会轮到我呢?那时我该有多痛苦啊!
“就像感冒之前要注射,适度的预警产生‘接种效应’,能增强人应对大灾难的心理承受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希付这样认为。计划的国外旅行不去了,想买的车子和房子等等再说,这样,节省下的钱财、由此产生的对自己生活的自律感和掌控感,能提高人的自尊和自信,有助于安度心理严冬。
当然,心理脆弱的人在后方感受到的焦虑和悲观可能毫不逊色于损失惨重的人,这时也就需要及时调整。
闭耳塞听,远离“衰人”。负性情感像病毒一样具有致命传染性,所以短期要避开负面信息。
定期锻炼,吃些零食。、、骑车这些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压力激素、减轻焦虑,而碳酸(除可乐)、、鱼类、菠菜、巧克力则能抗抑郁。
调整呼吸,又笑又唱。
深呼吸,与心跳节奏同步;干笑几声,快乐与笑声是相互作用的;随歌而唱,抒情或高昂的最能放开心情。
规划开支,创意生活。减少开支,巧妙替换生活中的点滴快乐,比如把出国旅行换成去郊外野餐,把原本要唱KTV的同学聚会挪到公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