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宗烨
有位女孩和男友共进午餐,当男友拿出信时,她猛然一惊,心想:完蛋了,他要和我分手了。等她打开信件,看到满纸都是感谢她的话;这才知道自己想错了。女孩因为自己的解读,造成与事实完全不符的感觉。追究原因是因她小时候常被关在房间哭上几小时,但大人却照样在屋外看电视不理不睬;因此她那种“怕被遗弃的感觉”非常的深。影响所及,只要男友一些蛛丝马迹的动作,都会被她解释成要分手的讯息。
两种方式认识自己
因此发现自己有些负面情绪时,可以透过两种方式来认识自己。一是去□清自己的感觉是怎么生起的;另一种是认清会有这种感觉,全是因为自己的想法、解释所造成的,这和自己的个性、习惯又有那些关连?
一般人对事情的反应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攻击性的行为,“我对你错”是他对事情解释的习惯。当你强烈指责批判对方,内心的感觉可能是忿怒挫折的。二是退缩型的行为,总认为“我不好你好”。这样的感觉是委屈、沮丧的,和攻击性行为一样,只是不断在累积负面的感觉,并未将内在和外在做一个连接。第三种则是自我肯定的行为──“我好你也好”,将自己的感觉如挫折、生气等,站在平等的位置明白表达出来,而不是批判别人或严厉的自我批判、贬抑。
觉察情绪的根源
如果我们能够清楚自己的感觉,觉察情绪的根源,就可以真正的和他人有“心理的接触”,而不是用自己的害怕、担忧去控制对方。例如有些妈妈等女儿等到半夜三更,若是拿棍子发火只会造成激烈冲突。如果做母亲的说出自己的害怕、耽心、难过、生气等感觉,反而更能够因为真诚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而引发女儿内心诚挚的回应。
让情绪适当的释放
有人怀疑常常表达自己的感觉,是不是会很情绪化?事实上却正好相反,越害怕表达自己情绪的人,越容易情绪化。因为被压抑下来未表达的感觉,一段时日后总会爆发出来,此时反而让人觉得你情绪化。因此每当情绪或感觉出现时,要适时表达,如细水长流般的释放出来;而不是在累积太多的痛苦后,像火山一样猛烈的爆发。
越耽心自己的情绪失控,不表达感觉反而越容易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