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地震揪疼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很多高考考生在紧张学习之余,每天仍然抽出大量时间关注汶川地震的相关消息,牵挂着那里受灾的人群,还有和他们一样的正面临高考的考生。这场灾难,让我们学会的不仅仅是同情和关爱,还有坚强和勇敢。距离高考还有18天时间,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坚强和勇敢融进我们的复习迎考中,以更加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迎接高考!
高考绝对是对所有孩子和家长的一次考验,在这场考验中如何才能打赢心理战,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南京金陵中学心理辅导老师、南京市心理学科教学带头人宋华老师,请她来为即将高考的学生和家长就心理问题把把脉、开个方。
考生高考心理调适指南
心理问题一:“高原现象”
表现:原先已经记住的定理、定义、公式、概念等回忆不起来了,越复习越糊涂,感觉到什么都不会了,心理学将这一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原因:高原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考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心态不尽相同,造成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考生要针对高原期的产生原因有的放矢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1)有些考生出现高原现象是由于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造成的。
高三下学期的学习是相当紧张的,不少考生日以继夜,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
(2)有些同学没有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在高考复习的不同阶段,复习内容不一样,学习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力求把知识融汇贯通,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
(3)有些同学题做得过多也做得过乱。不仅做老师布置的卷子,而且买来很多卷子做,做得昏头转向,对于这种情况,考生就要集中精力和时间做老师布置的卷子,精力集中,心平气和做老师布置的东西,就会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对策:“高原现象”是高考复习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考生复习的进度和效果。其实复习中的“高原现象”并不可怕,它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锲而不舍、用顽强的毅力克服这种暂时现象,“柳暗花明又一村”就会很快到来。
一位清华大学的高才生以自己切身的经历对高中学生建议:“许多同学在高三下学期时都会经历那样一个阶段,无论怎么学,成绩都上不去,似乎没有任何进展,甚至越学成绩越差,这时候只有一个办法:挺住!能挺多久就挺多久,最终就会看到转机和希望!”的确,此时不仅是复习进展程度的竞争,更是毅力和耐挫能力的竞争!能挺过去这一关,你的复习自然地会从“糊涂”走向“明析”。
心理问题二:厌学情绪
表现:许多考生往往前阶段都能奋力拼搏,可一到接近高考时,便有些泄气:“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用功,事到如今即使再使劲也够呛了。”有位高三的同学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一到关键时刻,我就想躺倒不干了,我平时学习都很努力,可现在快要高考了,我却不想看书了,我初三时也是这样,我真的要绝望了!我也说不清楚这是为什么,我真的好累,我觉得自己快要人格分裂了!”
对策:(1)重新定位,将自己定位在比较客观的位置上。对成绩不能主观强求,要将奋斗的过程与结果分离,也就是重视奋斗过程,淡化考试结果。
(2)不要在临近决战的时刻为自己寻找失败的借口。不要认为自己是厌学,而不是学不了。更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害怕失败本身就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3)用实际的学习行动去防止心理的劳累。有些同学说是想躺倒不干了,但并非是处于内心的真实想法。是非常想战胜自己的一种借口,但有时在行动上又不积极或比较被动。因此我觉得这类同学现在最关键的是不要想得太多,而应实际动手干,用自己实际的行动去防止心理的劳累。
最后,也应多看到自己的长处,多看到自己的进步,在高考前这一关键的时刻,对自己有信心、多看看自己的长处和进步是非常必要的。
心理问题三:浮躁、急躁
表现:在学习时沉不下去、焦躁不安。复习语文时觉得要看数学,看数学时又觉得应做外语。浮躁的结果是什么?在情绪浮躁时所学习的东西没有掌握,或者说是没有真正的掌握,只是停留在表面,对以后所学的知识形成恶性循环。
原因:因为在学习时想不下太大的功夫,不利用较长的时间就取得大的收获,好的学习效果。当这一愿望不能实现时就感到急躁、浮躁。
对策:对学习不能持急功近利的态度。学习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具体的学习时间内,不能贪多求大,要学一点是一点,学得扎扎实实。这样表面上看是慢的,实际是快的。(有一位班主任说:不是认识书上的字,就说明你掌握知识了)
心理问题四:打疲劳战
表现:有的学生搞疲劳战术,学习时间很长,特别是晚上搞到12点,甚至是一点、二点,搞得自己精疲力竭,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上课时趴在桌上睡觉,这种疲劳烦躁的心情会使人信心减弱。
对策:(1)保证最基本的睡眠时间,不搞疲劳战术。
(2)在高考前一个星期要调整好生物钟。
考前时间安排参考:早上6点左右起床,认真学习4个小时,不要超过这个时间。中间每2个小时左右,要休息15分钟到30分钟。最好听听音乐,也可以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但千万不要做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后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学习状态。
中午要小睡一会儿,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为宜,不要超过1个小时。下午学习的时间不易过长,以2-3小时为宜。在吃晚饭前的这段时间,是最适合休息的时间,因为此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可以散步、去超市购买简单的生活用品。但千万不能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打斗游戏或刺激的电视片都不要涉及,而幽默片、相声小品等很适合在这个时间看看听听。
晚饭后放松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之间,可以和父母聊聊天,或帮忙做点简单的家务,关于学习事情,什么都不要想。父母也尽量在这个时间避免和孩子交流考试的问题。晚上学习3个小时左右,其间注意力集中,保证学习质量。对于晚上学习效果特别好的学生,最晚也不要超过11点睡觉。
心理问题五:临场发挥失利
表现:参加考试,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的人可能出师不利,首战受挫,第一科就考得不够理想,有的人可能中途受阻。面对这种情况,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而消极情绪对以后各科的考试极为不利。它会分散注意力、影响记忆、遏制思维、降低效率。
对策:(1)自我安慰法:我不会做,别人也不一定会做。“我难人也难,我易人也易”。不要攀比,树立“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的信念。即使失败了,也不是定论,要自我安慰,否则会产生恶性循环,使整个考试一败涂地。
(2)后面补偿法:在一场考试中,告诉自己,前面的题不会做,后面的题来补偿。在整个考试中,树立前面科目损失了,后面科目来补偿的思想。
(3)考试期间做到三不:不同别人对答案,不讨论不会做的题,不找老师解题。决不能一失败就灰心丧气,要有恒心,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管前面的学科考得如何,都坚持考到最后一科,最后一秒。
家长心理也要调适
家长也患“考前综合征”?“高考越来越近了,我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这几天巴不得快点高考,是好是坏也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面对高考,自己的紧张劲儿一点也不比上高三的儿子小,甚至可以用备受煎熬来形容。“现在在家里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两口子晚上一躺下,说起高考总没完没了,孩子倒是不觉得什么,学累了就睡,反而自己不行,搞得上班时间精神很不好。”考生父母在自己孩子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到底最应该做什么,才能真正为考生的心理解压,而不至于瞎帮忙、帮倒忙?
一、孩子考试,家长要做好后勤。如帮助孩子检查是否备齐考试用具及证件。可以经常问孩子,“有什么要我帮忙做的吗?”
二、家长要安排好孩子起居。最后一个月,不要让孩子经常熬夜,要帮助他们调节好生物钟。如,和孩子说“不早了,咱们都关灯休息吧。”
三、家长要对孩子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如可以对孩子说,“平时学得不错,没问题的”。但要注意不要刻意营造高考前的家庭紧张气氛,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如果孩子情绪不好,就跟他多说些笑话什么的,让孩子不要老想着考试的事情。
四、家长心里着急,但不要让孩子看出来,免得增加孩子的负担。在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不要问敏感性话题,避免明示或暗示考生以前犯过的错误。
家长需避开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小道消息,误导孩子
孩子比家长更清楚自己的底细,这时候,家长应避免把自己的没有把握当成真实的信息强加给孩子。因为在高考这样的事情里,家长只是通过孩子了解事情的发展,真实的情况没有孩子清楚。孩子是当事人,更清楚自己的水平,自己的竞争力,比家长更能掌握信息。这个时候,家长要相信孩子的判断,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家长这时要做的是接受自己的不安,清楚这是很正常的,也不要怪自己怎么无法做到用平常心对待,其实别的父母也会这样的,因为当一个人对至关重要的事情把握不住的时候就会焦虑。
误区二:放弃自己,高考全陪
有不少父母自作主张为孩子建立一个“肃静”、“回避”的“刑堂”,甚至为了高考让整个家庭都变样,如果家庭生活中除了考试就没有别的东西,这就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因为这在提醒孩子:我们现在整个家庭将发生大事情,这样做对孩子是没有帮助的。其实高考是用孩子的能力来解决问题的,所以要按照孩子做事的习惯。父母只是配合而已,而不是用父母认为好的方式强加给孩子。我们可以问孩子,家人需要怎么配合他面对这次考试,与他商量,并让孩子告诉父母需要做什么,这是比较好的。如果孩子同意,父母甚至可以与孩子分享生活中的乐趣。这样父母也轻松,知道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而不是每天害怕做错什么。
误区三:过分紧张,影响孩子
家长的心情容易影响孩子。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关系就像一个系统,是会互相影响的,特别是情绪是会传递的,如果我很生气对你,你就很难用好心情对我;如果一个人跟一个每天都紧张兮兮的人在一起,这个人也会变得紧张的。所以,如果一个考生生活在一个上下都很紧张的家庭,想保持平静的心态几乎不可能。反过来如果一个考生生活在一个轻松的家庭,心情也慢慢会被带动的。总之一个家庭表现出什么样的氛围,家里的小孩也慢慢拥有与这种氛围相对应的心态。所以家长如果要想让孩子不那么紧张,首先要把自己总提到喉咙口的心放回去,否则只能事与愿违。
误区四:不重引导,横加指责
在孩子出现慌张的时候,家长要表现出一切在意料中的态度,往往这样对于快速缓解孩子的焦虑有帮助:1、告诉孩子,一般人这个时候碰到这样的事也会出现焦虑。或者说现在学习紧张,出现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是很正常的。2、告诉孩子,家长自己高考前,也发生过意外,但后来发现也没有什么问题。家长在这个时候千万要表现出冷静,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是最需要家人的力量来支持的。这样孩子的情绪就会回到正常轨道中来。
恐“高”症防治小贴士
1、父母不要表现出与平时不同的过度的关注;
2、不要改变饮食习惯,以免肠胃不适影响情绪及考场发挥;
3、不要打破平时的作息规律,以免考试当天迟到增加焦虑或早醒导致睡眠不足;
4、文具不要换新的,穿平时的衣服;
5、考生要提前亲自考察考场及到达路线,避免迟到;
6、家长不要全程陪同,以免加重考生的心理负担;
7、单科考试结束家长不要详细过问考试情况,考生自己也不要多想,不跟同学对答案;
8、因考试时间较长,进考场之前不要大量饮水及吃零食,以免中途去厕所影响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