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因为有用才进化与发展的。原始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不需要过于集中。一个以狩猎为生的人,整日都需要保持适当的警觉,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时刻警惕外来者的入侵。这时,注意力的分配比集中更加有用。如果一个原始人,整日将注意力集中于思考某一个问题,猛兽来了也不知道,很有可能成为猛兽的口中餐。况且对原始人来说,时间有的是,不需要计划和利用时间,没必要为了做一件事情而争分夺秒。狩猎人的活动也较为简单,可以一边狩猎一边做别的事情。后来到了游牧时代,注意力仍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放牧的人不需要注意力集中,不需要只盯着一个目标,而是要经常一心二用,将注意力分配到许多对象上,对环境保持警惕。要随时知道各个羊的去向。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时间也不是财富,不需要为时间做计划。可见在人类进化的绝大部分时间中,并不需要注意力集中,所以,相应的大脑的神经联络也不需要发展。到了农业社会,注意力集中似乎成为了需要,人们要春播秋收,并有了珍惜时间的观念,即产生了所谓的一日之际在于晨的俗语。种地的人需要计划,冬天时想着春天的播种,春天时想着夏天的锄草,夏天则要想着秋收。注意力和计划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人们要想着如何才能丰收和多产。
到了工业社会,有了学校制度,注意力集中成为一个必需品。学习对于注意力集中和自我控制及时间计划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一个课堂上听讲的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注意教师的言谈,一个复习功课的人必须要制定一个有效的计划和时间表,一个阅读的人必须要集中精力进行扫描,注意力集中和保持成为一个比注意力分配更加重要的任务,相应地要求人的大脑要对相对枯燥的事物和抽象符号保持高度的兴奋和注意。这个注意力集中和保持的能力一定是进化和发展较晚的脑区,科学家认为它位于前额叶,并且体现着较为复杂的神经联络功能。
显然这个功能的形成也是最为脆弱和最易受到损伤的,如果母亲在怀孕后期健康不佳,损害了这些新近发展的神经联络区,或者遗传出现缺损,导致这个脑区神经功能的落后,就可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而原始的注意力分配或分散的模式成为主导的模式,如听讲或做作业时,易转向无关刺激,易受到干扰,缺少时间和计划性等。此时,一个学习社会的儿童,却具备相当于原始社会和游牧社会的自我控制模式或脑模式。显然,这个过时的模式是不能适应复杂的学习任务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