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娶老婆有哪些心理?在谈恋爱之后,婚姻嫁娶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存在非常大的纠结心理,这样也会阻碍到自己正常的婚姻和感情,下面就是很多中国人纠结男的娶妻心理表现。 潜规则一:首选处女,其次才是非处 所谓女人的过去,在男人看来,不是女人有过几次恋爱经历,男人在意的是女人是否处女,如果不是处女,男人更想知道女人在认识他之前你到底和多少个男人有过亲密接触。事实上,男人都习惯婚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安蓓王作葵)美国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9日在第28届国际学大会上指出,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 6%。她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报告成为在此间举行的本届大会首批学术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众多听众甚至挤满了报告厅的过道。卡姆拉斯的结论来自对40多例中美儿童笑容的记录、比较和分析,以及对两国儿童及性格差异的深入研究。《父母必读》杂志副主编徐凡说,当今中国的城市家庭大
中国人向来羞涩,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夫妻之间应该相敬如宾,其实这大大影响了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发展,这一点上大家应该向外国人学习一下,中国婚姻最容易缺乏以下的七种东西,如果大家弥补一下可以大大促进大家的婚姻幸福。一、缺亲昵中国夫妻大多羞涩,觉得亲昵是黏糊的表现。但研究显示,拥抱、亲吻等表达亲昵的动作,是婚姻的必需品。日本爱妻家协会就发起过一个拥抱妻子计划,要求丈夫每天给妻子几个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确实非常严峻,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大学生就业不仅早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实际上也是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 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保守估计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00万。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
2008年以来在中国大学毕业生中流行的一首网络歌曲,自编的歌词唱出了他们在找工作时的尴尬境遇:为了找到好工作,精心制作了简历,却被招聘方随手扔掉。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步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国就业大军中的一大主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就更加艰难了起来。 “大学生”在中国曾经是天之骄子的代名词。但是轮到“80后”们大学生毕业的时候,他们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高薪和职位在等待他们,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
中国式夫妻缺少的是什么?在中国,夫妻之间都讲究"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但是在传统的婚姻中,人们都喜欢和自己的配偶在生活中多沟通,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婚姻更加的幸福。而很多夫妻之间,总是缺少一些东西,这样就会影响大家的婚姻。亲昵。中国夫妻大多羞涩,觉得"亲昵"是黏糊的表现。但研究显示,拥抱、亲吻等表达亲昵的动作,是婚姻的必需品。日本爱妻家协会就发起过一个"拥抱妻子计划",要求丈夫每天给妻子几个拥抱,包括每
婚外情现如今已经成来了幸福婚姻生活的一大伤害,不管是男人出现婚外情,还是女人出现婚外情,出现这种问题都是有原因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详细去了解一下,中国式婚外恋的成因是什么? 中国人内心负罪感的缺失 美国学者马尔库塞认为,文明的进步与负罪感的增强有关,他提出文明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就是由负罪感的增强而导致的幸福的丧失。然而,这一理论在中国似乎不那么成立了,很多中国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基本不会产生负罪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一项针对北京和广州儿童心理的比较测试最近有了初步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北京儿童抑郁指数总体偏高,而广州儿童则较多的表现出攻击行为。专家分析后指出,缺乏父母亲情是两地儿童产生不良情绪的主因。 而家庭结构的不同导致了两地儿童不良情绪也有所不同。 童话测出孩子心底的秘密 此项测验是刚刚引入国内的心理测试方法,简称FTT。负责该项研究的博士生李育辉向记者介绍,与传统填表做题方式的心理测试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开放,追求幸福越来越大胆,婚姻不再是捆绑彼此的理由。导致我国的离婚率呈上升状态,什么原因导致人们离婚呢?离婚不仅仅是不再束缚彼此,更是一个家庭的破裂,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现代中国式离婚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1】婚外情成为离婚的主要原因婚外情、婚外性行为必然会造成对另一方的情感伤害,导致精神痛苦,因此成为夫妻感情的最大杀手。绝大部分婚外情
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我不清楚自己是怎样走到今天这种地步的。 五年级是痛苦的开端:我考入了强化班,父亲开始注重我的名次。六年级,为让我考入好初中,父亲将我送往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在校外租了间房子,我一人自理生活。每逢暑假父母较忙(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双双务农),我就揽下所有家务,还得看弟弟。我认为农民子女就应该这样。读书几月没人探望,我走了两个多小时回家。见到父母时,第一句话竟是问成绩,临别还是,我
多伦多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发生两起华裔移民案,且都是采取跳楼的方式,虽然两者的具体情况,原因一定有所不同。从新闻的角度,颇有巧合之感。如网上一位同胞指出:“这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还想加一句“如果我们不理性的寻找深层的原由并加强自我教育和引导。” 我个人认为,从表面上看,这是移民后的处境造成的,但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多年的所谓精英教育所至。 前不久,在报上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在中国高校的学
面对严重的社会、经济和心理压力,任何人都有可能因不堪重负而选择自杀这种方式来结束生命。然而中国几个独特的自杀特征,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1998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显示,在15~44岁青壮年中,我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的自杀率分别为20 51 10万和6 22 10万。而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更高,城乡老年人自杀率的差异高达5倍。据专家分析,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家中存放着烈性杀虫剂,因此服用农药自杀
中国官员近年来事件频发,去年就至少有十多起。文章指出,每次官员自杀消息披露,公众更多关心事件是否隐藏腐败,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除部分官员涉及腐败而自杀外,多数官员是出问题。多名受访专家指出,官员对社会发展负有特殊责任,他们的危机攸关执政能力,其自杀不同于普通人,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 最新一期的《了望》根据不完全统计指出,去年中国共发生13起官员非正常死亡,其中多数官员属于自杀。官员自杀方式多样,主要
现象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而不仅仅是一个精神问题。费力鹏等人的研究表明,在中国,自杀现象与精神疾病的关联度远远低于西方。在《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一书中,吴飞通过文化因素之重要的强调,进一步对中国人的自杀现象提出了新的理解,而这一理解恰恰又与西方自杀理论中精神疾病说之外的另一主流范式——社会紊乱说——针锋相对。来自涂尔干的社会紊乱说认为社会危机和社会整合的过与不及是
Lahorse走了……一个虽然穿着黑色T-shirt,却很阳光,有着黑洞一般的黑色幽默的男孩,离开我们……去了另一个完全黑色的世界。这是写给Lahorse的纪念文章。Lahorse是上个月底刚刚故去的北京大学学系02级学生马镧的网名。他曾以高分从深圳考入北大,成绩优秀,在北大组织社团并任主席。近期在北大内部BBS北大未名站上,很多人都在悼念他的离去。他的离去成为一块阴霾,这段时间一直萦绕在熟悉他的人的心头。 Lahorse是几个月来,
中国式自杀——自杀的现状及自杀干预现状调查 自杀是疾病,还是冲动?生命难能可贵?人们为什么要自杀?不身临其境,怎能体会自杀的痛? 今年9月10日,是世界第五个国际预防自杀日。尽管这个特殊的日子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非常陌生,但这个日子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中国是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其中超过1 4为中国人。 关于自杀的一些调查数据 中国的自杀率 全球各地的自杀
最早实现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美国以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一些做法,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某些启迪与借鉴。 金融危机造成美国大学生就业矛盾 截至2010年1月,美国高等学校总数为6459所,在校的各类学生人数大约为1600万人。其中,公立高等学校2099所,在校学生大约为1200万人,占75%;私立高等学校4360所,在校学生大约为400万人,占25%。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趋势的“负面效应”势必表现为高校毕
我国目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诸多误区,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性教育的误区有哪些呢? 中国性教育的误区(一)性教育观念误区 所谓性教育观是对性教育的必要性、性教育的作用以如何进行性教育等问题的看法。我们国家由于长期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在性教育观念上存在着误区,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坚持无师自通论、奉行无知盲从论和诱发论三方面。 中国性教育的误区(二)性教育对象上的误区 有
在美国我采访过的一件案子令人深思,一个很有才华的华裔女孩在高中即将毕业前参加狂欢派对,凌晨时和同学一起坐车回家,快到家时在派对上吃了摇头丸的同学驾车犯晕,结果车子撞向路边大树,导致三人死亡,美好的年华就这样消失了。在葬礼上,这位女孩的父亲跟我说,看了孩子以前的日记很后悔也很内疚,虽然朝夕相处,但作为父亲却不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世界。 上面的事列反映了家庭中亲子沟通的重要性,而在中国文化中,父母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