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相亲大会”、“男男女女真情告白欲觅知音”比比皆是……身为爸妈的也坐不安稳了,揣着儿子、女儿的资料挤到相亲现场……“相亲”这个曾被视为上世纪“文物级”的活动,如今包装一下再次闪亮登场。
令人意外的是,一边是社会各界踊跃举办林林总总的相亲活动,另一边却是婚龄男女对相亲的“不感冒”。接受调查的300位年轻人中,对相亲活动感兴趣的只占 1.8%,近八成(79.1%)还是愿意“自己谈对象”。至于对相亲活动的期望值,41.9%的受访者“根本不抱希望”,抱有“很大希望”的只占 9.0%。
那么火爆的相亲市场又如何应运而生?原来,排斥归排斥,迫于各种压力,参加还是必须的。45.3%的受访者表示,爸妈给的压力太大了,不参加不行;此外,31.3%的受访者是迫于社会压力、年龄压力。
原来,走出家门找对象,不过是都市男女“不抱希望”的无奈之举,难怪携手如此之难!
【故事】
西文,女,29岁,外贸公司高级白领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剩女”。我相貌端正、研究生毕业、郑州市户口、性格温和,怎么都该是婚恋战场的优胜者啊。可是,跟我同进单位的都早已名花有主了,后进单位的都开始叫我姐姐了,可我还是孤家寡人。孤独感与日俱增,爸妈的压力也极大,每次参加完亲友的婚礼,必定要对我唠叨一番。
终于,去年我低下了高贵的头,接受了第一次相亲。对方是母亲同事的侄子,比我大3岁,博士毕业,学历挺般配的,可人就不敢恭维了。他个子不高,戴着啤酒瓶底般厚的眼镜,满口只有他的化学专业,对外面的世界一概不知。聊了一个小时,我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我家离得挺近,先走了。”走出餐厅,他把我一人丢在雨中。
后来,我又相了几次亲,没有一人能完全符合我的标准。那位大学老师,长相、人品都很好,就是离过婚,还带个男孩;那位给局长开车的司机,人很帅也挺浪漫,可万一同学们知道我只嫁了个“大专生”,岂不很没面子;还有那个同事的同学,要是再高个5厘米,我就将就了……
我见了20多位男士了,现在还是孤身一人。大家都劝我别太挑剔,可是我不甘心啊!看来,我只有祈祷:下一个会更好!
【专家点评】
对于“相亲”这种交际模式,河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周全德给予充分肯定。
他认为,现代社会,虽说通讯更加便捷,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却在加深,人们的交际圈实际上并不大。加上现代人对婚姻的挑剔,于是产生了大量的“剩男剩女”,他们必须通过一个合理的途径找寻对象。
偶遇,可遇不可求;婚介,婚骗太多;相亲,却是个很好的方式。而且现代版的相亲活动,已融入了游戏、对话、互动等元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但相亲也有弊端,目的性太强,会让年轻人感觉“很现实 、 不 浪漫”;简单的见面、吃饭,又不能把两个陌生人的个性、优势完全展示出来,一见钟情的几率实在太小。年轻人排斥相亲,也可以理解。
要想在相亲中提高成功率,郑州心晴心理咨询公司的心理咨询师赵一明给出了建议:第一印象很重要,要保持自信和微笑,同时心态要平和。记住,“事业、经济条件、脾气、性格”各方面条件能完全对号入座的几率很小,一次相亲失败不要太计较。
房子挡了爱情的路
【现象】
“房子”,一个敏感又无奈的话题,爱情升华为婚姻,需要它的催化;相亲找对象,需要它的支持……虽然很多人找对象都说最看重“人品”、“才能”,可一旦谈婚论嫁,它又成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在考虑择偶对象时,选择人品的占81.3%,其次是个人能力(63.7%)、性格(51.4%),有无房子只占了1.4%。可是一问及“没有房子愿意结婚吗”,62.3%的女性、46.9%的男性都表示“不愿意”。
【故事】
罗宾,男,28岁,IT技术人员
房子,让我欢喜让我忧。
我和女友小文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为了她,我放弃了爸妈在信阳老家找的优越工作,只身留在郑州闯天下。上班头两年,一发工资,我就带她吃西餐、玩游乐场,风花雪月很快乐,直到见了小文爸妈,我傻眼了。他们提的要求很简单——买房子,在郑州落户。
可郑州的房价涨啊涨,一年内从每平方米3000多元涨到快5000元!至今我还没攒够首付款。我劝爸妈把在信阳给我买的房子卖了,可他们说要给我留个落脚地。
唉,我和小文都已是大龄青年了,可就是被房子挡着,成不了亲!
【专家点评】
“组建家庭时看重房子,很正常”,周全德认为,家庭不仅仅需要彼此相爱这个精神构成,还需要房子、家电等物质构成。但把房子当成婚姻家庭的 “必要条件”,也是近20年才有的现象。当福利分房成为历史,商品房在家庭开支中就成为不菲的开销,人们物欲膨胀、互相攀比,“房子”也成为衡量一个人、一个家庭“是否成功”的标准。
周副所长提醒青年朋友,房子固不可少,但真正过日子的还是“人”,眼光要放长远些。如果对方有能力、有实力,买房是迟早的事,如果两人共同奋斗,买房会更快些。年轻人租房,或与爸妈同住,也是曲线寻求幸福的方式。
爸妈干涉难忽略
【现象】
子女的爱情、婚姻,是爸妈操心的重中之重。人品、学历、家境……爸妈的顾虑要比子女多得多,一旦他们表示不满,子女的婚恋往往陷入无止境的困扰中。调查显示,当爱情和亲情发生碰撞,83.8%的女士和75.0%的男士,会义无反顾地选择“亲情”。
【故事】
眉儿,女,27岁,小学老师
我的前男友24岁,在广告公司工作,我们的“姐弟恋”,从两年前一开始就遭到双方爸妈的强烈反对。我妈认为“女不能比男大”,我反抗,她就镇压,比我哭得还厉害。男友一家人更常给他开批斗会,说他不孝。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爱情总有一天能见到阳光。
男友一次次提着大兜小兜的点心、水果,来我家拜访,可总被爸妈拒之门外,连表白的机会都没有。一年后他心寒了,我则夜夜失眠。去年国庆我和男友出去玩,我妈得知竟急火攻心,住进了医院。1个月后,我和男友黯然分手——我们都累了。
【专家点评】
“爱情、亲情,并不矛盾”,东方心理教育事业发展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张炜认为,爸妈都希望孩子幸福,只是因为观念的差异才会出现碰撞。东方文化“以孝为先”,多数年轻人都希望爱情、婚姻得到爸妈和社会认可,所以当爱情和亲情出现矛盾时,会选择亲情。
张炜建议,爱情来之不易,应该珍惜。出现矛盾时,应与爸妈做良好、全面的沟通,用行动让老人相信,所爱之人能给自己带来幸福,让他们爱屋及乌。爸妈的意见应该认真听,但也不要盲从。
而对于那些操心子女婚恋的爸妈,张炜的建议是:关注,但不控制。
“门当户对”重要吗
【现象】
人们普遍认为,“门当户对”是老年人才有的传统观念。但事实并非如此。调查发现:36.9%的女青年认为门当户对“非常重要”。随着时代的变迁,“门当户对”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是否拥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影响着部分都市男女的择偶标准,也为那些想跨过“门槛”并肩携手的男女,增添了羁绊。
【故事】
阳阳,女,24岁,公司会计
曾几何时,爸妈一提“门当户对”,我就嗤之以鼻。可两场恋爱谈下来,我也成为“门当户对”论的忠实拥趸。
两年前,我开始了办公室恋情,但半年后就分手了。对方和我家也算“门当户对”,都是郑州的,爸妈是公务员,新房也准备好了,但我受不了他家冷冰冰的气氛:家人关系淡漠,很少沟通聊天,好不容易聚个餐,还规定“吃饭时不许说话”,就连看电视也是一人一台电视机,互不干扰。
后来,我又谈的男友是媒体记者,勤奋、好学,可他农村老家的事太多了,每周都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来郑州求他“办事”:看病,借钱,找工作,讨要被查扣的车辆……还住在他那儿不走。我清净惯了,不敢想象将来结婚后,我们家是不是要变成免费客栈!我们又分了。
【专家点评】
周全德副所长认为,门当户对,古来有之,但现今又有了新含义:不仅指物质条件的登对,还要对文化背景、家庭情况、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做考量。这些“对等”,有助于婚姻稳定。但因为各人对“对等”的侧重点不同,有人重视学历、户籍、家庭背景,有人重视工作性质、发展方向、生活环境……很难处处如意,这也给“携手”增加了难度。
周全德建议,年轻人择偶时,要首先在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提前做好沟通。同时还要认识到,对于婚姻而言,“爱”仍是最重要的。能“门当户对”最好,对不上时,就把各自的“门户”观念调整一下,在感情交流的基础上有所妥协、取舍得当。
你正与某女子打得火热,双方如箭在弦,在急促的呼吸中,扭作团,倒向床。这时你的女伴忽然低声呢喃:爹地……